一场零距离的人社青春对话
2025-07-04
近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富阳区人社局举办第四期梦想大讲堂暨“一把手”与青年“面对面”活动。此次对话活动以“讲真话、真讲话”为主旨,50余名人社“90后”面向“一把手”敞开心扉,畅谈工作生活感悟,为富阳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在服务坐标中感知使命
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致力于根治欠薪工作的青年干部张旻锴,分享自己换岗一年多来的“酸甜苦辣”。他坦言,身为青年干部,既是单位骨干力量,也是家庭顶梁柱,要成为行动上的巨人,少想多做,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怕犯“错”,就会发现“苦”也是另一种“甜”。
区人社局办公室青年干部詹依则从“幕后”视角分享财务工作的甘与苦。她表示,作为人社部门的财务人员,身上责任不仅在于本单位利益,更在保障养老金、人才补贴、就业补贴、农民工工资等各个领域。在她看来,“用规则守护善意,以专业滋养公信”是每位财务人员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在社保中心养老待遇科窗口工作多年的青年干部周海韵,用一串串数据和一个个案例讲述自己深耕社保基层一线的故事。从融杭、省级统筹的初步整合到全国统筹的宏大铺展,从每年精密的待遇调整到复杂的预发转计发,作为基层社保人,她用耐心与专业搭建起无形的桥梁,为“老有所养”的庄严承诺,垒好自己这一方坚实的基石。
在智慧碰撞中赋能前路
“当前,我们人社系统队伍存在年龄结构优化、专业知识更新、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问题。建议实施‘青苗计划’,建立‘1+1+1’导师制,定期安排年轻干部到业务科室轮岗,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综合考虑年龄、学历、能力、工作经历等多维度情况,科学合理选人用人。”区人社局组织人事科青年干部黄道斌针对当前自身工作面临的困局,提出相应建议。
“近年来,我局招录外地年轻干部比例越来越高,新同事初来乍到,工作之余的生活圈子比较窄,存在对本地环境相对陌生等问题。建议丰富文体活动,组建文体兴趣小组,定期邀请本地同事引导他们了解风土人情、特色文化。建立生活帮扶机制,为新入职同事提供实用信息与应急帮助。优化节日关怀,在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外地干部集体联谊,缓解思乡之情。”区人社局团委青年干部汪艾鹭从实际出发,为增强外地干部队伍活力建言。
“在推广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电子送达过程中,因权限限制无法获得全区所有企业的授权,只能采取企业来窗口申报——要求其填写授权书的模式,导致电子送达无法在全区推广。建议协调相关部门,给予电子送达所有企业的授权,实现工伤结论无纸化送达,方便企业和职工。”区人社局社会保险科青年干部李立原从服务企业角度提出建议。
为富阳人社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区人社局主要负责人对每位青年干部的发言作出精准点评,并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经历给大家上了一场“七一”专题党课。他表示,青年干部要保持满腔热情,做到好学上进,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展现青春活力;要树立为民情怀,有为民理念,把办事的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用专业的能力努力协调,全力处置,有责任意识,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应”;要严守法纪底线,强化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至诚至信的契约精神和高尚人格的贵族精神;要拥有健康体魄,寻找运动爱好,多多参与团队活动,拒绝低级趣味。
区人社局全体党委班子成员也为青年干部们送上青春寄语,希望他们从中汲取前行的信心与方向,为富阳人社事业发展贡献蓬勃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