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肉“”合成肉”对健康有害吗?
2024-03-05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在网购过程中买到了假牛肉。“买的牛肉是真空包装的,外表乍一看没啥特别大的区别,但是吃起来没有一点牛肉的味道。”市民小吴说,知道现在食品中有很多“科技与狠活”,但自己还是第一次买到“科技肉”。这些假牛肉是怎么制作的?吃了假牛肉会不会对身体健康有危害?记者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求证,为大家带来解答。
漫画 王怀申
记者了解到,假牛肉其实是一种低成本的“合成肉”,商家投机取巧,利用一些品相不好的牛肉或成本较低的鸡、鸭、猪肉搅和均匀,再添加人工胶和其他添加剂,粘合在一起,一块“合成肉”就制作完成了。
那么“合成肉”对人体是否有害呢?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如果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成肉”,把零散的牛肉放在一起,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适量添加“卡拉胶”和“谷氨酰胺转氨酶”,拼接成大块品相较好的牛肉,这种加工合成的牛肉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因为添加的卡拉胶是从海藻里提炼的多糖,属于天然植物添加剂,而谷氨酰胺转氨酶属于合法使用的生物活性添加剂,不含防腐剂,不会危害人体,目前广泛用于各种碎肉加工。但部分不法商家生产的合成牛肉肉质不明确,使用病死猪、病死牛或者一些不值钱的肉,通过非法加工,加入牛肉精粉,添加淀粉、三聚磷酸钠、亚硝酸钠等,再抹上牛血等,做出能以假乱真的“合成牛肉”,这种添加了各种添加剂的“合成牛肉”不合法,且易腐败生菌,不仅营养价值低,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区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挑选过程中可以通过牛肉形状、配料表、颜色、口感等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原切牛肉形状不规则,合成牛肉外观基本都是圆形。原切牛肉色泽鲜亮,具有光泽,脂肪呈白色或乳黄色,合成牛肉呈乌红色,脂肪无光泽,而且口感比原切牛肉软嫩很多,但本身肉香味不如原切牛肉。”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最直观的还是看配料表,原切牛肉原料只有牛肉,合成牛肉原料有牛肉、胶类(如卡拉胶),可能还有其他配料。(记者 金易梵 通讯员 樊文翔 来源 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