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和学生共同成长 一位新手班主任的特教情怀

    2025-06-23

    在富阳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不仅是特殊孩子的老师,教授知识,提升技能,更是特殊孩子的生活守护者,带着他们吃饭、穿衣、睡觉、锻炼、上厕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她就是富阳区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班主任叶静雯,一个刚出校门没多久的“00后”大孩子。

    用高度责任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

    2024年9月,从杭州师范大学特教专业毕业一年的叶静雯怀着对特殊教育的热忱,踏入富阳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始了与这些折翼天使的的夙缘。

    虽然一到岗就要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但叶静雯没有胆怯和着急。“一方面,我在大学学习的就是特殊教育,而且已经实习了一年,有了经验;另一方面,学校给我找了师傅——何文琳老师,她很有经验,不仅常来教室帮我,还会在放学后给予我各方面指导。”她说。

    叶静雯班上有10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有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也有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的,还有患有自闭症的。特别是自闭症的孩子,不仅有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重复性的刻板行为,有时候还会伴随着情绪行为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哭闹、自残。

    叶静雯坦言,孩子们的情绪行为问题是最让她头疼的,“但是他们的问题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可能是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但又无法很好的表达需求,心中的委屈不满就只能通过哭闹、自残等错误的方式来表达”。

    前段时间,班里学生小A吃完午饭后突然在食堂大喊要牙签。“我听到的时候并没有当作是他真实想法的表达,因为他只吃了白米饭,我想当然地认为不可能卡牙齿。”叶静雯回忆说。后来,她发现小A继续喊,并且用手抠牙齿,“这时候我想他可能是真的吃饭卡到牙齿了”。

    因为没带牙签,叶静雯将餐巾纸搓成小长条交个小A。“虽然这并不是真的牙签,但是小A的情绪确实稳定下来了。”她说她还是挺欣慰的,“因为他能向我表达出他的想法和需求。”

    此外,特殊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还有可能是饿了、身体不舒服等生理方面的因素,还有可能是想要吸引其他人关注或者逃避任务等。“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情绪波动,需要我们去细心观察,时间久了,就能总结出一些经验。”叶静雯说。

    全天全过程陪伴

    和在普通学校当班主任不一样,叶静雯每天一到学校,就几乎全天都是和学生在一起,不管是教室、食堂、操场还是厕所,她都全程陪伴。

    每天8点前,叶静雯都会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待学生们。所有学生到齐后,她就会带着大家排队到操场做早操。“说是早操,其实就是带着他们沿着跑道走几圈。”但对于特殊孩子来说,要排好队伍并不简单。

    “他们每个人的位子都是固定的,我一般都在最前面带队,情绪问题比较严重的就排在第一个,没有那么听指令的也都排在前面,互相容易打闹的要分开,还有一个走路不稳的排在最后,这样她走得慢一点也没关系。”叶静雯介绍说。

    刚开始,孩子们并不能记住自己的位子,也走不齐。叶静雯从来没有厌烦,而是想方设法地加强他们的记忆,还带着他们沿着跑道白线走。眼看着孩子们走得越来越整齐,叶静雯很开心。

    每个课间,叶静雯都会组织还不能自主到卫生间的同学们一起排队上厕所。“因为还是一年级,有的同学还不会自己上厕所,所以就需要帮助或者提示他们一下。”她说,所以每个课间,不管自己有没有课,她都要准时到达教室,“就算不上厕所,我也要时刻关注他们,防止出现意外。”

    到了中午,因为食堂在二楼,叶静雯也会组织同学们排队到食堂就餐。这时候的队形和早操的还不一样,“走路不稳的和喜欢逃跑的两个孩子我会一手一个牵着走”。让她开心的是,这学期,她把走路不稳的孩子交给了有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牵手到食堂,“他每次都把任务完成得很好”。

    午睡时间,叶静雯会组织同学们把课桌椅搬到靠墙摆放。“以前课桌椅都是我搬的,这学期,他们已经能帮忙摆好了。”她笑着说。等同学们睡醒,她会一一帮他们检查穿好的衣裤、袜子、鞋子,“刚开始,好几个都不会穿,现在我会鼓励他们自己穿,虽然会穿错,但我会帮他们重新穿好”。

    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强自立

    叶静雯教的学科是《生活数学》和《生活适应》,“教的都是很基础的知识,比如《生活数学》第一单元就是让学生认识数字1,学会比多少、比大小等。”她举例说。

    在课堂上,叶静雯会根据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强弱进行分层教学,安排学习任务,“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学习数字4,我会拿4个苹果到讲台,能力强的,我会让他们自己数数;能力稍弱的,我会给他们轻声提示;能力再弱一些的,我就带着他们读”。

    相较于学习文化知识,叶静雯更希望能够培养同学们的自理能力和规范的行为习惯。

    叶静雯班里小B同学以前吃饭时有个习惯,吃一半吐一半到地上,和家长沟通后,发现他在家里并没有这种情况。

    为了帮助小B同学改掉坏习惯,每天中午吃饭时,叶静雯就端着他的饭盆,看着他一口一口吃下去。刚开始,小B还是想要把饭扔到地上,她就哄着小B一小口一小口吃下去,等小B全部饭吃完了,她自己再去吃饭。

    大概不到一周,小B情况好转了,发脾气频率也降低了。虽然后面因为天热,他也有反复,继续扔饭,但在叶静雯的持续影响下,他已经每次都能把饭吃完不浪费。

    “特殊学生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直线式发展的,一个问题可能反复发生,可以说是螺旋式的发展吧,虽然在过程中有波折,但总体趋势是好的,那我觉得这就足够了。”叶静雯感慨说。

    作为一名新手班主任,叶静雯说她是学生们成长的陪伴者、引导者,更是他们的同路人,“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