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市中学入选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2025-06-23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公布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确定2926所学校为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富阳区万市中学成功入选。

    “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由教育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发起,旨在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方式,推动急救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环节,提升师生急救素养,筑牢校园安全屏障。教育部还印发了《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学校急救教育课程教学大纲(2024版)》,指导推动入选学校在校园内配备急救和急救教育设施设备,加强师生急救教育,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学校急救教育经验做法,完善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引领学校急救教育发展新方向。

    一直以来,万市中学将急救教育融入“五育共举”中,融合“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学校“尚德、明理、行知、至善”的育人理念,积极打造了区域急救教育品牌。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5人,均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其中,3名教师持有浙江省红十字二级师资证。同时,学校拥有防震减灾科普馆、生命教育体验室和生命健康教育文化长廊,并于 2016 年被浙江省地震局认定为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19 年被杭州市红十字会认定为杭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

    万市中学以课程视角统领急救教育,科学、系统地设计了“急救教育”课程,完善急救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确保课程引领活动,活动丰富课程,达成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目标。

    每年,万市中学都会通过理论培训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师生进行红十字急救技能全员普及培训,全体教师成绩合格并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还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学校应急救护队员。同时,学校会在世界急救日、“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特定日期开展急救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此外,学校每年常态化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每学期制定详尽的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预案,并开展全校性应急疏散演练。

    为更好地开展急救教育,万市中学专设防震减灾科普馆、生命教育体验馆和生命教育科普长廊三个场馆,为广大师生、社会群体提供学习场所。在防震减灾科普馆,师生可切身体会到地震灾害、系统地学习到地震知识、有效地提高自身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能力。生命教育体验馆则以“关爱生命救在身边”为主题,分主题宣传和技能体验两大板块,主题宣传着重引导学生和群众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感悟生命的力量,技能体验旨在通过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的技能训练,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生命教育科普长廊位于学校通往宿舍区的地下通道,主要宣传红十字会运动、应急救护技能等知识。

    以该校为中心,万市中学还积极联合周边的万市镇小、万市镇幼开展急救教师的学段覆盖、层次辐射。此外,学校还组建急救培训小组走进社区、乡村,每年度、多场次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我们计划充分吸纳学科课程理念,精心打造区域性的急救教育精品课程,设计急救教育评价体系,积极创设各种手段多层次、立体式推进急救教育。”万市中学党支部书记吴勇华表示,学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急救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打造以“生命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