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治理转化一体推进 高标准打造流域共治富阳样板
2023-11-15
近年来,富阳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上级部门精心指导下,按照保护、治理、转化一体推进的思路,高标准打造流域共治富阳样板,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共护为先,营造全民护水浓厚氛围。一是深化多地合作。针对11条乡镇级以上交界河道,加强与周边区、县(市)合作,签订跨市共治协议1份、跨区共治协议4份,累计开展“壶源江论坛”等跨流域共治活动70余次。二是发动全民参与。依托全民护水APP,上线“绿水币”系统,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护水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人数近6万人,月均活跃率30%,“绿水币”可兑换商品超200种。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今年以来已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展2次、覆盖2.2万人次,增殖放流鱼苗超600万尾,流域内阳陂湖湿地吸引了白额雁等44种国家级珍稀物种栖息繁衍。
共治为基,提升全域水系环境质量。一是加强行业整治。这些年,我们以壮士断腕决心,整体腾退造纸及关联企业1289家,减少废水排放近1亿吨。目前富春江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渔山断面水质连续八年保持“优秀”,实现“一江清水送杭城”。二是护航亚运水环境。9月初,水上运动中心所在的北支江局部区域发生蓝藻水华。省市区第一时间成立驻点联合协调指导组,统筹推进精准防控,在上游各区、县(市)的支持下,共利用潮汐自流配水6次、约302万立方米,保障了赛时水质水位稳定。三是联动巡查执法。在湖源溪流域,富阳和诸暨自双方签订共治协议以来,累计出动645人次,开展上下游交叉检查75次、水质联合监测28次、联合执法26次,发现问题90余处,均已整改到位。
共享为要,绘制共同富裕美丽画卷。一是绿色发展实现生态转化。这些年,我区大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因地制宜发展研学、露营等农文旅新业态,培育了东梓关、里山天空之镜等一批网红打卡点,2022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1,低于全省平均。湖源溪流域的湖源乡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收入近5000万元,带动群众踏上共富之路。二是共治结缘推动文化交流。我区与上下游地区在共治共保中结下深厚情谊,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民间文化交流更加紧密,比如我区渔山乡与萧山区义桥镇近年来在交界的闻潮绿道共同举办骑行比赛、稻田音乐会等活动12场,受到两地群众广泛好评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