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急救两不误 杭州市急救中心富阳分中心区一院急救站有个“全能”站长
2021-12-01
有这么一支队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24小时全天在岗,时刻待命,承担全区发热、密接、疑似病人的医疗转运工作,同时还肩负着富阳城区大部分的院前急救任务,奔波在生与死的救治边缘,接到指令、即刻出发,以最快的速度火速赶赴现场,接诊救治患者。
杭州市急救中心富阳分中心区一院急救站,有23名“急救先锋”,6辆救护车,是我区建站最早、规模最大、出诊量最多的急救站。
蒋晓宇,富阳区一院急救站负责人,是这支队伍的“掌舵者”,也是领导口中的“全能”站长,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工作在一线,他带领整个团队与生命赛跑,为病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今年,在他的带领下区一院急救站在全区院前急救技能竞赛中取得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制度到位落实到人质控指标稳步提升
狭小的空间、密闭的车厢、危重的病情、近距离的接触发热患者,对每一名急救人员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急救站人员年轻化,大多数人是80后、90后,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作为专业队伍更要迅速成长起来。这项任务,既考验了急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也锤炼了持续作战的意志。
在疫情袭来之际,蒋晓宇严格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和要求,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坚守岗位,认真组织,带头落实各项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新冠疫情专班升级闭环管理后,他迅速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流程和处置预案,制度到位、落实到人,使各岗位很快投入正常工作,“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他说。在他的带领下,整个新冠专班忙而不乱,站点各项质控指标稳步提升。
既是“指挥官”也是“大管家”
蒋晓宇在大家眼里,既是一位高效的“指挥官”,又是事无巨细的“大管家”。
为了避免一线医护人员感染,他每天督促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必须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用帽子、护目镜、口罩、防护服、手套、鞋套将自己严密的包裹起来。
每一趟转运发热患者任务完成后,人和车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杀。尽管已经演练了无数次,“实战”的时候,蒋晓宇还是跟送孩子进考场的家长一样“不放心”。
今年5月,蒋晓宇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能放下了,富阳120救护车辆洗消中心正式通过工程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是杭州市首个救护车辆洗消中心。120救护车辆从进场到完成消杀,仅需13分钟,人、车实行同步消杀,洗消工作全程封闭,可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
身兼多职“全能”站长实至名归
在蒋晓宇的带领和组织下,区一院急救站新冠专班成为全区疫情防控中坚力量,在疫苗接种保障、安全生产演练、防汛抗台医疗保障、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助力亚运院前医疗保障等工作中,也是考虑周全、火力全开……
蒋晓宇不仅是区一院急救站点主任,同时还担负着一院的安防保卫职能。由于医院全年实施24 小时全天候医疗服务,加剧了安防保卫工作的困难程度。虽然安保工作在医院运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却常常“隐身”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里。
“群众利益无小事!事先在情理法上做好工作,不会上升到纠纷。维护医院运营安全、医疗安全是我的责任。”蒋晓宇说。
“舍小家、顾大家”以身作则向险逆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120院前急救是生与死的搏击场。救活一个病人,更多的是救助了一个家庭。”蒋晓宇说。
但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感觉对家里人有太多的歉疚。
疫情暴发以来,在他的带领下,急救站的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共同坚守岗位,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脸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血痕,富阳一院急救站全体急救人员虽没有豪言壮语,但却用实际行动喊出了“面对疫情,我们不退”的响亮口号。
对于这些,他只是淡淡的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急救站的负责人,党员干部就应该带好头,往前冲,靠前指挥,用自己的经验和业务知识守护好富阳人民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