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徐阿姨找到了36年前救己一命的富阳好医生

2013-12-17

    12月12日下午,从衢州常山赶来的徐阿姨,终于在富阳市人民医院找到了36年前救她一命的方尚志医生。


左起:毛立清、方尚志、徐雪香、徐雪花、李娴

    见到自己寻觅多年的恩人,徐阿姨激动得老泪纵横,反复跟自己的儿子念叨着:“这就是你妈找了多年的恩人啊!”

    雪中送炭,救人一命

    徐阿姨全名徐雪花,今年65岁,家住衢州市常山县白石镇。1977年,她在常山县人民医院查出阑尾炎,病情危急,医生建议她立即去上级医院动手术。

    “当时我姐姐一肚子的脓水,医生说,要么赶紧去杭州医院,要么赶紧去金华医院,否则人肯定就不行了。”徐阿姨的妹妹徐雪香说,“那时姐姐两个小孩都还小,姐夫也不在身边,无助的她只能坐在医院门口哭。杭州和金华那么远,她从来没去过,又是晚上,口袋里钱也不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一位刚刚下班的医生路过,看到有人在哭,就上前询问,了解情况后,他安慰徐阿姨说:“别担心,你马上住院,我来给你治,看病的钱由我担保。”

    这个年轻医生就是时任常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方尚志。他帮徐阿姨办好了住院手续,挂上盐水,这才想起回家吃饭。

    “晚上8点多,方医生又来了,他采来了大蒜籽、蛇膏,还有很多说不上来的草药,”徐阿姨说,方医生考虑到医院手术条件不行,决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在他的照顾下,徐阿姨在医院住了20多天,终于恢复了健康。

    出院以后,徐阿姨一直记着感念方医生的救命之恩,与其保持着联系,还去方医生家里做过几次客。后来,方医生离开了常山,两人就断了联系。

    “这是医生最起码的职责”

“这个事情讲起来我倒是有点印象,不讲起来,我都已经忘记了。”见到自己当年的病人,方医生谦虚地说,“不用感谢我,行医这些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今年72岁的方尚志是富阳新登人。1968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偏远的常山县白石镇卫生院。“那时常山很穷,医疗水平落后,又是全国有名的血吸虫病疫区,像徐阿姨这样看不起病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记得当时她是阑尾炎引起的腹膜炎,必须马上手术,作为医生来说,肯定是先抢救再说。”方医生说,“这是医生最起码的职责!”

    “我算是把青春都奉献给常山了。”方医生说,他在农村基层待了4年,后来调到了常山县人民医院外科,当上副院长后依然经常下乡去治血吸虫病,和当地的村民很熟。

    1987年,方医生调回老家富阳,在市人民医院创建了骨科。退休后,他作为返聘专家,依然坚持每周门诊。

    徐阿姨的儿子毛立清说,找到方医生,算是帮母亲还了心愿,“我妈跟我念叨了20多年,说一定要找到这个恩人”。

    毛先生说,他从几年前开始四处寻找方医生的下落,但只知道方医生调走了,却不知道调去了哪里。他有个老同事叫李娴,在富阳金鑫集团工作,听说这个感人的故事后,便决定帮徐阿姨寻找恩人。后来,李娴打听到富阳有个德高望重的方医生,便联系了市人民医院办公室,终于圆了徐阿姨的梦。

    “这样的故事真的很让人动容。”李娴说。(记者 陈凌 徐丽亚 通讯员 孙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