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办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践创先争优

2010-12-24

    本网讯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农办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揽,研究制定出台富阳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1+8+X”政策体系,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1+3+X”框架体系和“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建设,推进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升农民创富水平,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成效显著。

制定城乡区域统筹发展“1+8+X”政策体系

    “1”:《富阳市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关于分解落实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加快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责任,细化目标。

    “8”:即将出台的与杭州相配套的《区县协作实施意见》、《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产权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若干意见》、《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的若干意见》、《加快发展中心镇培育的若干意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5个文件和具有富阳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1+3”框架体系、“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建设及监督考核政策体系等3个方面的文件。

    “X”:根据杭州下一步可能出台的政策文件,富阳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加快中心村建设、培育小城市建设等。“1+8+X”政策体系是富阳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层面的综合性政策体系,是全面体现大统筹、大计划、大财政、大三农的整体性框架体系。

构建新农村建设“1+3+X”框架体系

    “1”:目前富阳已出台的《关于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根据这一意见,富阳小“三农”扶持资金将达到5.7亿元。

    “3”:保障村级组织运行、村级财务监管、村级项目实施等3个配套政策,相关文件已出台。村级组织运行,参照部门和乡镇模式进行规范,包括村干部的激励保障和村级办公日常开支等经统筹后基本由市级财政保障,根据各村经济实力、工作量大小和年度考核情况,由乡镇核拨,促进村级组织政权化,增强乡镇调控权、村级执行力。村级财务监管,加强乡镇会计代理中心建设,配齐配强力量,落实“村账镇管”制度。村级项目实施,对村级经费也实行运转和项目相分离,桥归桥、路归路,把民生资金落到实处,避免涉农项目资金被截留、挪用;同时,项目由乡镇统筹打包、部门指导监管,避免“项目遍地开花、资金天女散花”,确保项目资金的绩效。

    此外,通过“X”这一动态模式,进一步完善框架,确保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打造“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

    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制订“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打算从2010年始,市财政每年整合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三年1.5亿元以上,总投资10个亿以上,重点打造农家乐乡村游特色精品线路。首期确定的精品线路为:经典山水路,从东洲街道黄公望村到新沙村再到春江街道八一村;特色休闲路,从龙门古镇到常安镇永安山庄再到湖源乡窈口村;转型发展路,从高桥镇勤丰村到富春街道天地农庄再到方家井村;生态致富路,沿23省道,进环桐线,经春建乡至永昌镇,再到新登镇湘溪村沿谭三线到洞桥镇桑霞农庄再沿胥高线(沿途可游览富春桃源景区)返回。

    重点以“富春山居图”创作地——黄公望村以及新沙岛村两个“风情小镇”建设为抓手,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打响具有富阳特色的农家乐乡村游品牌,实现串点成线、串线成片、集中连片、点线片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大格局。(记者 徐文利 通讯员 郎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