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闲置土地”到“高效园区” 常安快消品基地激活乡村共富新动能

    2025-07-14

    早晨7点,常安镇大田村村民倪竹群步行5分钟就到了浙江渔福食品有限公司,换上工作服、消毒、上岗,她动作麻利地将一张张快递单贴到鱼豆腐包装上。“以前在家只能带带孩子、做做家务,没什么收入。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月工资5000多元,中午还能回家和老人一起吃饭。”倪竹群笑着说。

    在常安快消品基地,像倪竹群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故事并不少见。这个由6家企业联合投资3.1亿元建设的产业集群,不仅让120多名村民实现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梦,更以“产业引擎”带动了房租上涨、商铺增收、快递业务翻番,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从“闲置土地”到“高效园区”,“联合拿地”破解乡镇用地困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要基础。常安镇作为中型镇,一二三产业都有发展,但三产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规划、资源的配套。长期以来,常安镇都面临乡村工业“散、弱、小”的困境,土地利用率低、产业集聚效应不足。

    “过去乡镇招商‘单打独斗’,50亩以下地块很难招引到大企业。”常安镇相关负责人回忆。转机出现在2021年,浙江渔福、新丰食品等6家产业链关联企业创新采用“联合持股”模式,通过杭州绿态园区管理有限公司统一拿地,共同开发54.6亩土地,建设快消品生产基地。这一模式不仅将容积率提升至2.4,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过去这里是闲置的学校,如今成了‘亩均税收’的示范园区。”常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72亿元,税收611.9万元;今年1—5月已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亿元,税收超489万元,有效提高了土地绩效。

    浙江渔福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钟林华表示:“6家企业按股比分摊建设成本,每家初期投入大大减少,还能共享检测中心、物流仓储等设施。”这种“轻资产”模式让宏佳生物等小微企业得以快速投产,2023年底基地固定资产投入已达2.1595亿元。

    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业”,“三产联动”拓宽增收渠道

    快消品基地的落地,直接带动了当地就业结构的优化。园区400余名员工中,30%为常安本地人,涵盖职高毕业生、返乡青年和留守中老年群体。

    走进生产车间,30多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不停运转,这些机器一天的产能是100万包。一袋袋包装精致的海味零食产品整齐排列,穿梭在流水线上,工作人员对包装进行最后的检查和消毒,然后出厂发往全国各地。

    46岁的后道包装工倪竹群说,外出务工要房租、要吃喝,日常开销不小。现在走路上班,公司给交保险,到手月平均工资有5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很满足。

    “这几年我们对青年人才非常渴求,尤其是食品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浙江渔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恩仓表示,近年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引才渠道,精准对接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2025年已吸引6名大学生入职,青年员工占比达62%。博士创新站的设立更让产学研深度融合,浙江农林大学博士团队正与企业联合攻关“冷冻鱼糜去除保水剂”等前沿课题。

    “公司带我们参观龙鳞坝景点,还提供人才公寓,乡村环境比想象中好。”一名“95后”研发员笑着说。

    此外,产业集聚效应还催生了一个活力十足的“共富生态圈”。随着务工人员持续增加,周边配套服务业迎来蓬勃发展:农房租金从每月300元/间跃升至500元/间;餐饮店、理发店等商铺营业额普遍增长。最直观的案例来自一位常驻园区的顺丰快递员,据郑恩仓介绍:“这位小哥原先月收入约5000元,现在随着园区业务量激增,月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生动诠释了产业振兴带来的民生改善。

    从“单一制造”到“三产融合”,食品工业链激活农业附加值

    从“闲置土地”到产值数亿元的“高效园区”,常安快消品基地是资源活化的范本。常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裘钢明表示:“乡村共同富裕需要产业支撑,快消品基地正是我们‘小微园区撬动大发展’的关键抓手。”

    常安快消品基地以食品产业为核心。在这里,6家企业通过共享渠道、技术,形成“1+1>2”效应:投资300万元共建的污水处理系统,较企业单独建设节省成本超50%;近江塑料为园区企业供应包装材料,帮助企业降低包装成本……这种集约化发展模式成效显著。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年税收1500万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们要用‘活鱼鲜制’的方式,突破传统冷冻鱼糜的局限,让消费者尝到江鱼的鲜甜。”谈及渔福食品正在打造的“富春江鱼糜”新品,郑恩苍激动地说,这条“从江到厂”的短链模式,将是激活农业附加值的关键。未来,渔福食品计划与周边养殖户签订定向收购协议,带动农户增收。生产环节采用可溯源系统,让消费者清楚看到富春江的鱼是如何‘鲜制’的,进一步打响“富春江”地域标识,让地方特色农产品实现品牌溢价。

    未来,随着快消品二期约50亩地块开发及红标区300亩产业规划落地,常安镇将进一步优化政策与服务内容,积极构建“农户—园区—市场”全产业链协同体系,聚力打造具有区域示范效应的食品与快消品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