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巢引凤 打造青年入乡样板

    2025-06-18

    在富阳常安镇大田村,浙江渔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渔福食品”)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正以“荟萃业界精英”为目标,通过创新招引机制、构建培养体系、优化服务生态,构建“线上+线下+体验式”立体化引才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动能。截至目前,站点员工总数达209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130人,占比高达62%。2025年招引就业实习青年人才8人,另还有4人意向入站,青年人才集聚效应显著。

    深耕“校企合作”引才渠道

    浙江渔福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企业。前年底作为首批入驻企业进驻常安快消品生产基地,实现了从传统加工向智能化制造的转型。

    “这几年我们对青年人才是非常渴求的,尤其是食品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渔福食品的行政部经理钟林华介绍,近年来,公司深耕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引才渠道,精准对接高校。线上,渔福食品在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官网发布招聘消息,同时,通过“杭州发布”“富阳发布”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涵盖食品研发、品控、化验、储备干部等10余个核心岗位招聘信息,精准触达高校优秀人才资源池。

    线下,渔福食品通过“走出去”“带进来”的方式,以饱满的诚意前往各大高校参与校园招聘会,并创新开通“高校直通车”,安排专车接送有求职意向的应届毕业生来到富阳实地考察。

    “我们企业在常安,距离杭州城区有一段距离,我们就安排专车把有意向的年轻人接过来。除了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我们还带他们去了龙鳞坝等网红景点游览,让这些年轻人感受我们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富阳乡村的魅力。”钟林华说,通过“高校直通车”,他们成功招引到浙江工商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构建“研用结合”育才体系

    聚焦青年人才培养,渔福食品通过多岗位轮训、导师帮带等,打造青年人才的多维成长路径。

    为了让青年人才更好地从校园过渡到职场、从城市过渡到乡村,渔福食品实施“营销+研发”双轨培养模式。新进青年人才需要先进入公司位于杭州拱墅区的营销中心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营销、电商实战轮训,随后回归站点参与研发、品控等核心环节,实现跨领域能力跃升。

    依托与高校建立的博士创新站内的三名博士,渔福食品建立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机制,选派优秀进站青年赴高校拜访学习,与博士团队联合攻关“冷冻鱼糜去除保水剂”等前沿课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青年人才的技术竞争力。

    同时,建立“导师帮带”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资深骨干手把手开展业务指导,并邀请品控专家每月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加速青年从“行业新手”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目前,该站点已为21名35岁以下青年提供行政管理、关键技术等岗位。

    打造“安居乐业”服务生态

    招才还需留住人才。为了解决入乡青年的后顾之忧,丰富业余生活,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渔福食品在常安镇租赁并改造了3幢民房作为青年人才宿舍,配备独立卫浴、空调等设施,打造舒适的单人居住空间;园区食堂提供就餐补助,切实降低生活成本。

    站点每月还会不定期举行烧烤等团建活动,增进青年之间的联络,加深青年对站点的粘合度。

    “我们正在与村里对接租下园区附近的一块空地,计划改造成篮球场供站点内青年、企业员工使用,并不定期组织篮球赛,增强团队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工作生活氛围。”钟林华说。

    得益于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渔福食品还配备专门的乡级联络员,及时为青年解答入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定期联系走访,为青年在产业发展、个人成长以及创业政策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入乡青年更快在富阳的广大乡村施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