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镇举行壶源溪流域文化旅游座谈之李宗勉思想文化交流活动
2024-12-18
12月12日,壶源溪流域文化旅游座谈之李宗勉思想文化交流活动在常安镇安禾村古城自然村举行。数十位专家、学者揽美景、谈历史、论名人,共溯清廉文化之源,共促文旅发展良机,为壶源溪流域的发展共治汇聚更多力量。
“今天,我们不仅是为了缅怀一位先贤,更重要的是传承他的精神财富,探讨如何将这种宝贵的精神遗产转化为推动当代社会进步的动力。”活动伊始,常安镇党委书记徐华向远道而来的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活动的顺利开展致以祝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北宋熙宁年间到南宋初期建炎年间,常安李氏家族出现了“五代十进士”的家族盛世,北宋“清节之士”李鞉、南宋“公清之相”李宗勉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李宗勉,于嘉熙三年(1239)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却“虽身居台辅,而家类贫士”,被时人誉之为“公清之相”,感人事迹至今在老百姓口中广为流传。
2023年11月,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本地清官廉吏故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富阳区李鞉李宗勉研究会在古城自然村成立。研究会致力于挖掘和研究李鞉、李宗勉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树立富阳人文典范,打造富阳特有的宋韵文化符号。“讲好古城宋韵清风故事,不仅是让更多人了解古城的历史文化、找到文化自信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为乡村振兴和发展服务。”李鞉李宗勉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建文欣喜地向大家汇报,研究会成立不到一年,硕果喜人,已编印出了一本《宋韵清风(第一辑)》,“特别感谢研究会各位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对家乡的拳拳热爱之心,值得我们致敬。”
现场,李氏宗亲李阳向安禾村捐献家风家训红木雕刻牌匾作品一幅,李鞉李宗勉研究会向相关单位捐赠《宋韵清风(第一辑)》书籍,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推动社会家风家教建设。同时聘请李雪勤、崔玉谦、董根洪、娄永根、孙雁军为李鞉李宗勉文化研究会顾问。
区政协党组成员、场口镇党委书记何明葵在致辞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追思李宗勉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严守法度、廉洁奉公、公正无私的精神气节,学习他心怀天下、一心为民、回报乡里的高尚品德。他表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深耕文化沃土,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乘着壶源溪流域发展共治的东风,深刻践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让文化变得更加立体鲜活,让更多“老地方”成为“热地方”,绘就富民兴村“新画卷”。
“作为李氏家族的子孙后代,我为有这样的先人感到骄傲。”中纪委研究室原主任李雪勤因事未能来到现场,但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他对“公清之相”李宗勉的敬意,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深入阐述其关于反腐败和清廉中国建设的观察和思考。
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副教授崔玉谦作为研究李宗勉领域的专家,曾用8年时间研究李宗勉并出版专著《李宗勉与晚宋政局研究》。此次活动,他专程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尽管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注定了王朝的悲剧,但‘守法度、抑侥幸,不私亲党’的李宗勉仍称得上是一位贤相。”
主题讲座后,相关与会乡贤和专家还就壶源溪流域文化旅游进行座谈。
活动期间,安禾村的书画爱好者们齐聚一堂,相互交流创作心得,探讨书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据悉,此次交流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平台,让各界人士能够围绕壶源溪流域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展开深入交流,同时通过研究和传播李宗勉先生的思想文化,擦亮常安镇“古仓读书会”全民阅读品牌,促进常安特色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升常安乃至富阳区域的文化软实力,为壶源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壶源溪流域开发共治工作组、常安镇等相关部门代表,富春江书院、富阳区李鞉李宗勉文化研究会等相关协会代表和富春李氏后裔等参加本次活动。(记者 徐康亮 通讯员 李玥珺 来源 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