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发声 解急难愁盼 区人大代表张国民履职尽责暖人心
2024-10-30
张国民是常绿镇长春村人,2019年当上村党委书记的他,尽自己所能为村里建设而努力。2021年,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富阳区人大代表,更加坚定了他为民服务的决心。
“我们做基层工作的就是要多和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保障他们的利益。”张国民说。他常会前往村民家中走访,正因为一次次登门,一次次贴心询问,张国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开展“红色民情汇·基层议事”活动
提议修缮沟渠,提升农田灌溉效率
长春村地处山区,距离富阳城区30多公里,与诸暨、萧山交界,由木坞、上坞和姚村自然村合并而成。受去年强降雨影响,村内出现了山体滑坡的情况,导致许多田坎、沟渠受损。“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村民向我反映沟渠损毁,蓄不住水,农作物因为无法得到充分灌溉,产量下降不少。”张国民说,因为资金短缺,沟渠修缮工作无法及时顺利开展。
为改变现状,作为区人大代表的张国民,在区第十七届人代会上,多次提出要增加山区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
他的努力最终有了回应。今年,常绿镇申请到上级资金,开展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包括长春村在内的长佳村、大章村3个行政村总计600米长的沟渠进行修复和拆除重建。
张国民说:“目前,沟渠修复的设计图纸已经确定,马上要进行施工,等修缮完成后,能有效解决沟渠蓄水问题,也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农田的灌溉效率。”
改建老年食堂,让老人尽享“舌尖上的幸福”
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工作,长春村以老年人居多。如何为老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也成为张国民一直关注的民生问题。
今年9月,长春村老年食堂正式开业。新食堂位于长春村木坞自然村惠民服务中心大楼,不仅空间宽敞,布置也十分温馨雅致,每处细节都透露着对老人生活需求的深切关怀与尊重。
张国民说:“这栋大楼其实2020年就开始造了,但因为资金短缺没有装修,之前也就一直荒废着,觉得挺可惜的,不仅是我,村民们也想把大楼用起来。今年我向上级争取到资金,用于大楼装修,建老年食堂。”
6月开始施工,8月中旬便完工,整栋大楼焕然一新。一楼作为老年食堂,二楼则是老人们的活动区域,可在此下棋、跳舞、开展各类文艺活动。
“食堂改造好了,村里老人可高兴了,经常听到村民和我说,食堂环境好,饭菜好吃,感觉在享福。”张国民说。
多方调节,巧妙化解矛盾纠纷
除了做好村庄的建设工作,张国民还是村里的“和事佬”。每当村民间有难以调和的纠纷,都会找他评理。
出于信任,张国民总能在这些矛盾纠纷中说上话。而他也不曾辜负这一份信任,耐心倾听,多方调节,让每位村民的“烦心事”“揪心事”“伤心事”都得到及时解决。
“村里大大小小的纠纷不少,像我们村因为土地争议引起的矛盾特别多。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建房需求高,但是村里土地又紧张,邻里间甚至兄弟间经常会因为占地的事情吵起来。”张国民说。
就在不久前,他还在为村民因盖房引起的邻里矛盾而苦恼。“这两户人家本来关系挺好的,但由于其中一户建房时,占用了一部分另一户人家屋后的林地,引发了争吵。”为了解决问题,他多次去到两家做思想工作,还前往城区,劝说两位当事人的后辈,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既然找我来解决了,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也想好好把事情处理好。”张国民说。
因为长期在村里工作生活,张国民本就与两家人相熟,更能摸清大家的脾气秉性。虽然耗时长,但好在顺利解决,提出了双方都认同的解决方案。(记者 王群芳 通讯员 朱洋洋 来源 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