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渌渚人大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园提质升级

    2025-06-24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位于渌渚镇的富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减污降碳的智慧光芒。这里,不仅是废弃物的终结站,更是绿色能源的诞生地。

    近年来,在渌渚镇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蝶变的过程中,一条涵盖垃圾、餐厨、飞灰、炉渣处置四大项目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与此同时,由人大代表助力园区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助企服务再优化,园区配套不断完善的“内循环”链条也愈发清晰。“主动出力拼一流”“主责助力创一流”“主体聚力树一流”,今年以来,渌渚镇人大正积极以一流状态,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园提质升级。

    代表助推循环经济延链补链强链

    作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核心”,光大环境能源(杭州富阳)有限公司在积极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化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不断吸引和发展上下游产业,让产业园里的“内循环”真正变成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

    光大环境副总经理、渌渚镇人大代表朱燕华介绍,在已有杭州灰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飞灰处置)、杭州绿茵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炉渣处置)的基础上,新近落地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雅澜(杭州)智能洗涤科技有限公司(高温蒸汽利用)便是他作为人大代表、产业园里的一份子,踊跃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出力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链延链、拓链的一次尝试。

    朱燕华表示,富春环保关停后,发展势头良好的雅澜洗涤一度面临搬迁出富阳的选择。“改用高昂的天然气让雅澜洗涤的生产成本陡增,而我们恰好可以提供价廉物美的蒸汽。”朱燕华说,双方交流后他便主动牵线搭桥、促成合作。如今,紧邻光大环境的雅澜洗涤生产大楼在循环经济产业园拔地而起,扩大产能的同时,顺利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我始终思考的是产业园的整体发展。”朱燕华表示,一方面作为企业负责人,产业园的发展与企业的未来休戚与共,另一方面推动循环经济的产业链优势和规模化效应也是他作为属地人大代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使命和责任,“我将继续响应人大‘主动出力拼一流’行动,吸引更多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在渌渚落地生根,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提质升级。”目前,一家生物基质燃料企业和一家特质纸业生产企业已成为朱燕华接下去招引的对象。

    人大专场会商推动助企服务再优化

    杭州绿茵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浙江富悦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循环经济产业园“延链补链”新近引进的两个规模较大的项目,但在项目建设中曾一度遇到道路环境、水电连通、企业验收等方面的问题。

    区人大代表袁璐华在日常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后,便发动其他区镇代表一起行动,收集到关于道路修复、环境治理、设施建设、政策处理等方面的高质量意见和建议19条,归纳整理后反馈至镇人大。

    “镇人大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很快召开了‘招引提效 服务提标’专场进站会商,有效推动解题行动的实质性进展。”袁璐华介绍,会后为加快推动对策、措施落实到位,镇人大组建了由区镇人大代表、科室负责人和企业主代表等组成的专项监督小组,形成了重要交办事项督办清单,每周对照清单了解问题处理进度。同时,监督小组通过现场视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全过程跟踪监督相关问题的解决,并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很快,绿茵生产厂房完成验收投产,水电也顺利通进厂区;富悦厂区的弱电线路梳理整改到位,山体护坡挡土设施也顺利建成。

    据悉,去年以来渌渚镇人大已开展“招引提效、服务提标”专场会商4次,就企业水电未通厂区、道路修复及周边环境整治、未设置护坡挡土设施、林农地租用协调、车间厂房验收、征地区域产权注销、失地指标核准等问题开展深入会商和讨论。企业及代表累计反映集中的12个问题目前已办结10个,剩余2个正在有序推进中,有效促进镇域工业企业项目提速增效。

    “富悦与绿茵双项目正式投产后,我们又收集到附近上畈桥荷载等级不足,严重影响大型货车正常进出运输的问题,目前将要进行进站会商。”渌渚镇人大负责人表示,通过企业道问题、代表话对策、政府表态度,政府、代表和企业多方良性互动,正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企业建设稳步推进,区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主动履职担当服务园区配套完善

    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发展,不仅让渌渚镇实现了从石头经济到环保经济的绿色转型,也让附近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雅澜洗涤入驻产业园后便招聘了不少包括周边村民在内的新员工。但随着企业迅速扩招,外地新员工的住宿成了问题,这让公司总经理张力民很苦恼。

    “从企业那里了解到雅澜洗涤的困难后,我想作为属地代表,我应当为产业园良性发展排忧解难。”区人大代表周迪峰说,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发展与村庄的发展休戚与共,人大代表应该主动担当作为,化“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园与周边居民的共享发展。

    很快,在政府、村企各方的协调下,原岘口村小学经整修后成为了雅澜洗涤企业员工的宿舍楼,不仅帮企业解决了外地员工的住宿难题,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

    “随着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员工数量不断增加,大家对园区的基础设施、生活配套需求也越来越高。”周迪峰介绍,近年来他提了不少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环境及绿化景观的建议,“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有温度的产业园区也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一部分。”周迪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