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红色引擎” 推动“单飞”到“群雁” 解码春建乡共富联合体 发展新路径
2025-07-29
“以前我们农户就像‘单雁飞’,有手艺愁销路、有特产缺品牌。”春建乡大唐村茶农俞惠荣说,得益于“清风强基”专项行动“百村共富”计划,今年茶叶价格和销量均有提升。
俞惠荣家有一片60亩的茶山,年产茶叶约1000公斤。近年来,看着其他地方茶叶销售红火,他也挺眼热。不过,“茶香也怕山头高”,由于没有品牌、销售主要靠传统渠道,他家的茶叶一直以来价格卖得不高、销量也有限。
今年3月,富阳启动“清风强基”专项行动,将“百村共富”列为四大突破方向之一,明确提出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全区27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底前全部达到“9055”标准。为了破解俞惠荣茶农的这类难题,春建乡党委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创新“共富联合体”模式,构建起“村书记+共富导师+头雁矩阵”的红色引擎,牵头整合90余个共富主体,绘制“共富导览图”。
在“共富导师”引入上,春建乡党委邀请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为产业注入智动力。在“头雁”培育上,乡党委精准施策,培育一批本地创富带头人。比如推动青年创客平珈怡建成春建首家集SC认证、地理标识于一体的标准化茶厂,打造“达夫的朋友们”茶品牌,带动50余户茶农合作经营200余亩茶园;支持以“春建婆婆”共富工坊为核心,吸附芳茗酱鸭手工美食等多元业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服务链。
正是依托于乡党委牵头打造的“共富联合体”和“1+N”头雁带群雁的模式,俞惠荣的茶叶今年不仅搭上智慧茶园的“科技快车”,更插上了品牌化和多渠道销售的“翅膀”,昔日的困境正被合力破解。“以前茶农守着春茶一季忙,夏秋茶大半都浪费了。现在不一样了,依托这片茶山,我们打造共富联合体,山更绿了,产业链拉长了,茶农口袋也鼓了!” 春建乡相关负责人欣喜地介绍。
据介绍,今年以来,春建乡深挖“茶”文章,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茶产业链不断延伸增值,从“一季茶”到“四季景”。以富阳服务区“云田宠物”主题流量入口为起点,通过茶香集市、评茶大会等活动打通销售堵点,让茶叶、樱桃等土特产“直上高速”;推动茶产业“接二连三”,平珈怡团队研发茶眼罩、茶饮料等衍生品,在城区开设茶饮店并推出研学游,将亩产效益提升30%以上;借力“共富工坊”,青年农创客通过直播带货打响“达夫的朋友们”IP,开发10余款年轻化茶产品,带动60余名茶农增收;茶山风情道跻身区黄金旅游线,茶韵节、越野跑等活动吸引游客超千人,山乡“幸福半径”持续扩展。目前,全乡茶叶产值连续4年破亿,“万亩山亿元钱”愿景照进现实。
行走今日春建,一幅党建强、产业兴、民风淳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铺展。随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清风强基”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更多如春建乡般的共富故事,将在富春大地竞相绽放,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