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头版 聚焦杭光所
2025-07-22
7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杭州光机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践与典型案例。在题为《向着科技强国阔步前进》的特稿中,以该所孵育的杭州富加镓业有限公司为典型代表,深入展现了杭州光机所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用实践成果印证:通过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能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联动,为经济新动能的持续壮大注入鲜活动力。
作为杭州光机所孵育企业的代表,浙江杭州富加镓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氧化镓单晶需在1800摄氏度高温中生长。作为第四代半导体新材料的典型,氧化镓凭借超宽带隙、超低损耗等优势,在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及紫外探测器件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2019年底,富加镓业正式成立。当时,国内氧化镓单晶产业化起步较晚,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初创团队面临着技术与人才的双重困境。
关键时刻,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平台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富加镓业创始人齐红基深有感触:“研究所的概念验证中心向企业开放了霍尔效应测试系统、X射线衍射仪等关键设备,并提供样品性能测试服务,实现了材料研究的快速迭代反馈,为产业化落地节约了1至2年时间。”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富阳依托杭州光机所,创新构建起光电激光产业“党建引领+人才引育+资本嫁接+协同创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破题机制。这一机制架起了高科技产业化的桥梁,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的“四链”深度融合。
通过打造“产业技术”孵化器与“创业”加速器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产业”集群,既增强了光电产业强链建设的集聚力,又提升了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新质生产力的聚集及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时,进一步推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协同创新模式发展,助力政府、产业界、投资界高效对接,凝聚科创合力,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杭州光机所已累计孵育企业60余家,引进各类科研人才500余人,吸引外部社会资本超25亿元,孵育企业总估值超2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