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闪耀·先锋引领 区级优秀党员
2025-07-15
徐蓉蓉:扎根基层,用奋斗谱写青春最美乐章
“社区是家,党员是灯,照亮千家万户的路。”这是“90后”社区党委书记徐蓉蓉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的生动写照。在富春街道蒋家桥社区这个“小舞台”上,徐蓉蓉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实干破解难题,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对党的忠诚信仰、对事业的硬核担当和对群众的深厚情怀。
老旧小区电梯更新,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面对辖区内“高龄”电梯故障频发的局面,徐蓉蓉迎难而上,带领团队精准掌握每台电梯状况和居民诉求,并创新搭建“红色议事厅”等协商平台,整合业委会、物业、党员骨干力量,耐心细致地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在她的不懈推动下,社区已完成15台电梯更新。居民们安心乘梯的笑容,是她担当作为的最好注脚。
社区治理不能“单打独斗”,徐蓉蓉积极探索“红色合伙人”模式,以党建引领汇聚多元力量。她牵头建立起辖区“资源清单”和居民“需求清单”,构建起“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合伙人接单”的精准服务链。在她的努力下,社区成功培育11家活跃的社会组织,让服务真正“沉下去”。“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她坚信,只有激发每个人的参与热情,社区才能成为温暖的大家庭。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徐蓉蓉思考如何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她创新提出“党建统领+灵活就业+产业创新”思路,倾力打造“富春石榴红共富工坊”。工坊从“幸福手工坊”藤编包项目起步,以“公益+反哺”模式运营,采用“市场+低偿+公益”销售模式,并将收益的10%反哺社区公益基金,帮扶弱势群体。截至目前,工坊已售出产品万余元,不仅实现了居民“家门口增收”,更书写出一条党建引领下,激发社区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富裕的“蒋家桥之路”。
罗烈:退役不褪色,小区“当家人”书写幸福新篇
自2021年接过幸福家园业主委员会主任的重任,罗烈把军人骨子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深深镌刻在社区治理的每一寸土地上,以“小区当家人”的角色定位,推动小区实现从“将就”到“讲究”的跨越,让“幸福家园”的美誉实至名归。
老旧小区如何焕发新生机?罗烈打破“等靠要”思维定式,创新探索“业主主导、资源整合、全民参与”的自主改造道路。他带领业委会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并广泛征集业主“金点子”,牵头制定《幸福家园环境提升自主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他组织小区党员、志愿者、热心业主成立“幸福家园志愿者服务队”,共同清理卫生死角、平整土地、补种绿植,让昔日脏乱差的角落变身为邻里花园。面对小区里年久失修的健身器材、单调的活动设施,他积极多方筹措改造资金,上门走访居民征求意见,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改造方案。更新后的邻里活动中心不仅安全实用、环境宜人,更成为深受居民喜爱的休闲娱乐新地标。
加装电梯工程如何加快推进?罗烈牵头成立攻坚小组,带领业委会成员和楼栋长逐户上门走访,耐心讲解政策、细致分析利弊,推动实施补偿方案。同时他还依靠业委会、业主代表、电梯公司、社区“四方联动”,建立加装例会、问题清单等制度。正是这种“钉钉子”精神,幸福家园已完成3个单元电梯加装并投入使用,6台电梯更新进入实质阶段,惠及26户家庭。小区加梯的“加速度”和“高成功率”也成为富春街道的标杆,吸引周边社区纷纷前来取经。
“小区的事,就是我的事;居民的笑脸,就是我的勋章。”在罗烈的带动下,30余名居民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小区治理,幸福家园实现从“破旧小区”到“标杆小区”的华丽转身,邻里纠纷下降85%,居民满意度达95%,小区真正成为承载居民美好生活的温暖港湾。
陈晓康:以实干扛起责任,用智慧引领发展
在银湖街道,唐家坞村近年来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这背后,离不开一位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的优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晓康。他以实干扛起责任,用智慧引领发展,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推动唐家坞村摘得浙江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
凝心聚力,共绘和美乡村图景。陈晓康秉持“众人事情众人商量”的理念,充分发挥民主协商优势,广泛征求知名人士、企业家、党员等群体意见,共同规划村庄发展蓝图。同时鼓励村民参与美丽乡村标杆村建设、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推动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仅用一个月就完成危旧房、一户两宅等6000余平方米拆整工作,将各类闲置用房盘活改造成“家乡好物推荐官”直播基地等特色场所,成功打造“艺创一条街”,吸引了小宽竹编、曲奇物语等一众青年创客入驻。
真抓实干,谱写强村富民篇章。为了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陈晓康带领村班子推动成立强村公司,通过盘活村级闲置用地建造共富客创中心,以资产出租、项目招引、土地入股等形式实现集体经济创收;推出万亩竹海、千亩采摘园、唐家坞文化园等生态旅游线路;鼓励和引导村民把自有的闲置土地、房屋出租或入股,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以唐家坞“共富工坊”为载体,吸引外部资金、技术、人力等要素不断集聚。在他的推动下,唐家坞村集体经济五年内增长50%以上,带动村民增收160余万元。
为民初心,提升村民幸福指数。陈晓康始终将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各项创建,打造老年食堂,引进5G医疗服务体系,丰富“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深入挖掘并传承村庄特有的文化因子,主持编纂《崇德向善》系列文化丛书,建设唐家坞红色史料陈列室等文化阵地,并结合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村风民风向善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