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地联动”、市际协同 富阳开展高速公路治超百日专项整治

    2025-07-14

    货车超限超载运输一直以来都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顽疾之一,不仅对道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秩序造成严重破坏,更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杭州市高速公路治超百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再次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着力强化“高地联动”和市际协同,严厉打击重点管控路段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市交通执法队高速四大队、高速交警、富阳交通执法队、公安富阳分局交警大队共同前往绕城高速西复线鹿山互通,进行联合执法。

    同时,为长效、扎实推进治超工作,区交通执法队结合我区创建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县的契机,针对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开展了多维度的管理、打击和宣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治超现场:富阳互通总体情况较好

    7月10日傍晚7点,一场急促的阵雨过后,天边现出了一些火烧云,一道醒目的彩虹划过天空。在绕城西复线鹿山互通收费站前,几辆警车和交通执法车陆续前来,警员和执法队员们迅速列队完毕,听取完任务分派,便前往各自岗位,开启治超检查工作。本次治超在富阳、萧山、余杭等地同步开展,重点打击货车冲卡、超限超载50%以上及非现场案件未处理等违法行为。

    7点15分左右,陆续有五六辆半挂货车向互通方向驶来,其中三四辆货车见前方警灯闪烁,顿时犹豫起来,驾驶员减慢车速,接连停在了互通前200米左右的路边,静静观望。交警见状,驱车上前,要求他们立即按照规定,前往地磅处过磅。见实在躲不过去,驾驶员只好启动车辆,缓缓上前。

    地磅位于互通口前数十米处,两侧由水泥浇筑起黑黄相间的长条形引导带,由两盏交替闪烁的黄灯引导货车慢慢驶入地磅、前方的探头记录车牌信息,过磅合格的车辆,右前方的LED显示屏会出现绿色的“合法装载,请驶至ETC/人工”字样,货车便可正常进入高速行驶。

    四辆货车接连通过,两辆过磅合格,但一辆皖P号牌和一辆浙J号牌的半挂车过磅后,显示屏出现了红色的“超限装载,禁止驶入”字样,执法队员上前查看车辆载重数值,发现两车虽然超限,但情况轻微,于是现场对驾驶员开展普法教育,要求对方立即调转,安排其他车辆转运超限部分货物。

    记者在现场蹲点一个半小时,其间陆续通过数十辆大货车,绝大多数货车都是合法装载,少数超限车辆属于轻微违法。

    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治超中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富阳持续有力推进治超工作打击查处和入企宣教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物流企业和货车驾驶员的安全守法运输意识不断提升,特别是严重超限80%以上的违法行为,有了明显下降趋势。

    治超工作,富阳从未松懈

    高速交警介绍:“超限货车体积大、速度慢,容易在高速公路、国道等主干道以及城市道路上形成堵点,尤其在坡道、弯道处可能引发长时间拥堵。此类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会带来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事故处理时间长,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各部门之所以要严查严管超限超载货车,主要是因为此类车辆会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货车超限超载运输,首先会导致车辆惯性和转弯离心力增大,操控性严重下降、制动距离大幅延长,遇到紧急情况时难以快速停车,极易引发追尾、侧翻、爆胎等事故。且超限超载货车往往伴随着抛洒滴漏问题,污染了公路环境,也给后方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超载货车对路面的压力呈几何倍数增长,会导致路面出现龟裂、塌陷、坑槽等病害,大幅缩短道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尤其夏季酷暑,柏油沥青路面在高温暴晒下易软化,进一步加剧了损害程度,增加养护成本。此外,超限超载货车‘多拉快跑’,形成不公平竞争,会严重扰乱正常的运输市场秩序。”为此,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一直对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今年6月5日,执法队员收到高速交警移交案件,一辆隶属于杭州某物流公司的浙A号牌重型半挂车存在超限情况。后执法队员引导该车前往指定停车场进行称重,发现这辆总质量限值为49吨的货车,实际车货总质量为67.3吨,超限37.34%,执法队员依法对其作出罚款2550元的处罚。

    前不久,一辆浙A号牌的6轴货车在经过鹿山互通时,被检测设备发现超限10.99吨,因违法程度较轻,执法队员依法对其作出罚款178元的处罚。

    在移交案件办理过程中,执法队员还发现杭州一家物流企业,本年度在我省已前后5次因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被查处。事发时,该企业下辖的一辆浙A号牌重型半挂车,载运沙子从龙门镇驶往东洲。这辆车货总质量限定为49吨的货车,实际车货总质量为67.68吨,超限38.12%,执法队员依法予以罚款2664元的处罚。

    我区全力创建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城市

    除了现场治超外,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也是重要一环,为进一步加强治超非现场执法监督力度,保护公路路产、路权,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决定开展全省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县建设工作,为全省治超积累有效经验,我区今年被列为重点建设对象之一。

    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已全面加强非现系统的维护,并按要求完成320国道富阳超限运输检测站站内设施的改造升级工作。新建静态称重设备,包含称重系统、轮轴识别系统、车牌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同步完成对闲祝线4K+850、环金线9K+350等两个点位4个车道环保相机、补光灯等升级改造工作,有效破解“强光灯”难题。

    在推进治超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强化治超源头监管,深化“逢超必溯源”制度,并针对辖区矿山、砂石场、物流园区等重点货源企业开展入企走访,组织开展了11场次集中政策宣讲,涉及企业60余家、驾驶员1000余人次,累计与企业签订合法装载承诺书130余份。另一方面,充分应用治超监管平台,加大治超非现场执法数据分析应用,精准锁定超限超载多发路段和源头企业,动态调整监管重点,实现从“末端查处”向“源头预防”的治理模式转变。今年来累计办理公路类案件350件,其中超限运输252件,与去年同期对比办案量上升21%,罚款金额基本相同(案均值有所下降);自助办98件;逃避检测案件60件,已达去年全年的108%。

    与此同时,我区还建立健全交通、交警、综合执法等多部门“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行动”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推进常态化联合治超工作。今年来,累计开展320国道联合整治、320国道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路域环境整治、环金线综合治理等专项整治,检查车辆1000余辆次,重点对车货总质量在75吨以上的货运车辆保持高压态势。还联合交警针对非现场执法点位逃避检测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分析逃避检测行为的规律和特点,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逃避检测车辆相关信息移送交警部门处罚。建立车辆“黑名单”,对非现存量数据及75吨以上超限车辆开展“稽查布控+视频作战”,实施精准拦截,重点打击。

    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区将着力建立健全跨区域协同处置机制,强化区县间信息共享与执法联动,提升处罚执行效率。其次,加大稽查布控力度,实行区内动态清零、非现库存清理。同时,加快治超检测站外场设备升级改造,完善治超预警和大件运输外廓检测设备安装,增加环保相机安装数,在国道上形成监测网络,提升巡查布控准确度。还将联合交警部门加大常态化打击力度,持续压缩利用执法空隙逃避检测空间,充分保障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有序、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