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街道八一村文化特派员俞自清:用一首村歌唱响村庄发展史
2025-07-02
“我认为这是一次双向奔赴,我有创作歌曲的特长,正好是八一村需要的。”区级文化特派员俞自清从去年7月入驻春江街道八一村后,发动村民共同参与,创作完成村歌《风华八一》,并制作MV,展现新时代八一村的村庄风貌、村民精神面貌。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由俞自清联合三位村民演唱,不久前在村里的晚会上亮相,赢得一致好评。
创作村歌是强化村庄品牌的突破口
俞自清是富春二幼教师,是富阳区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还是杭州市乡村文化能人。他的特长是歌曲创作和演唱,在富阳音乐圈颇有知名度,富阳区统一战线迎亚运歌曲《美丽富阳等你来》就出自他的手,此外,他还有校歌、村歌的创作经验。
“最早知道八一村是因为我母亲的造纸生意往事,真正深入村庄就是以文化特派员身份驻村时。”俞自清坦言,八一村带给他很多惊喜,这是一座兼具现代活力与传统底蕴的村落,完美诠释着“富裕阳光”的城市精神内核。他在心底问自己:“我能为村庄做些什么?”
俞自清和八一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吴彬“接上头”,吴彬告诉他,八一村村庄规划即将迎来30周年,村里计划举办一场村风文明建设文艺晚会,正在为晚会上的亮点节目发愁。两人一拍即合,给八一村创作一首村歌吧。“八一村各方面发展都不错,现在最需要的是文化品牌打造,把村庄的发展和经验凝练成为品牌,让更多人知道。”俞自清说,经过多次研讨,制定“风华八一”文化品牌,而村歌将成为打造文化品牌的突破口。
创作村歌并非闭门造车,在得知村里正在进行“八一新语”口述村史项目后,俞自清便开始与村里的讲解员一同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入户走访。“要把村歌创作好,必须全面了解村庄。”在参与口述村史项目的同时,他也协同村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举办幼升小入学启蒙礼、非遗剪纸工坊、国庆节歌唱祖国、红歌大合唱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他被村民熟知,也为村歌创作打下基础。
“俞老师比较外向,和村民谈得也比较融洽。”吴彬告诉记者,俞自清从入驻八一村后,每周都会到村里报到,白天没空,晚上也会赶来,很多时候村干部不能陪同走访,他就自己去跑,他把和村民交流的心得都融进村歌里。
村里专门召开村歌创作专题筹备会,赵明霞、董咏梅等村里的文艺前辈提出“展现春江潮涌”“传递时代脉搏”的建议。俞自清根据要求创作两版样曲,A版侧重水墨春江的婉转叙事,B版彰显阳光奋进的时代气象。经村歌试听会投票,最终选定B版方案。
集体创作,艺术赋能乡村表达
有了曲子就开始填词了,这首村歌汇聚了村民的集体智慧。在村歌简谱上,作词一栏写着“八一村文艺爱好者集体创作”,俞自清介绍,歌词创作采用“线上共享文档+线下集体讨论”的模式,前后进行了七次修改,并且村歌名称定为《风华八一》,展现八一村的发展历程和新面貌。在歌手选拔环节则用了“以演代选”机制,在晚会大合唱节目中,遴选出吴文军、奚榕岐、董军三位八一村青年歌手,加入村歌演唱。
一场首秀和一支MV是村歌《风华八一》亮相的配置。俞自清说,排练阶段,他的工作单位富春二幼提供了多功能教室,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全程保障,历时15天完成排练与录音工作。为突破季节限制,MV拍摄采用“预采外景+集中摄制”的模式,提前半年采集四季光影,而后又组织村民拍摄了36组生活场景。在最终呈现的3分38秒MV中,所有镜头源于实景拍摄,其中“霞光耀东方”场景更是连续两天清晨蹲守获得的素材。
在不久前的八一村首届村风文明建设文艺晚会上,《风华八一》精彩亮相,引得村民好评不断。“歌曲中有村里的小地名,也唱出村庄的发展过程。”吴彬说,村歌首秀后,村里的大喇叭时不时也会播放,不少村民都会哼唱几句。“村里有活动,唱村歌成为固定节目,整个村的凝聚力也增强了。”他说。
接下来,俞自清还将联合八一村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制作“村歌2.0版”,打造以村歌+大鼓+情景剧的融合节目,持续擦亮“风华八一”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