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素质农民茶叶手工炒制培训班举行

    2025-07-02

    为促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为青年人才返乡入乡做好服务,近日,由区农业农村局主办、富阳农民学校承办的高素质农民茶叶手工炒制技术提升培训班在富阳学院收官。来自全区的70余名茶叶从业人员通过5天系统学习,以“老带新”的传承模式完成技能提升,为富阳茶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新、老茶人学习热情高涨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第三年举办高素质农民茶叶手工炒制技术提升培训班,不光吸引了众多新茶人报名,就连一众已经在手工炒茶圈里声名鹊起的“老师傅”也纷纷报名,其中还有刚刚在省级比赛拿到“2025浙江省龙井茶青年炒制能手”的陈霖泽——这位出生于2002年的小伙已经拿到了众多奖项,是圈内有名的年轻“老师傅”。“手工炒茶虽然要吃苦头,但是一旦钻进去了就会爱上这门手艺,会想着不停地学习,让自己的技术更好,让自己炒出来的茶叶更漂亮、更香”——这句话也获得了一众“老师傅”的认同。

    为了满足不同技能水平的学员需求,本次培训创新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员从事炒茶的资历设立“巅峰组”与“新锐组”,定制课程,精准施教,激发学员潜力。培训现场洋溢着浓厚的“传帮带”氛围,老师傅不光吸收新内容,还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经验心得倾囊相授;青年学员勤学苦练,虚心向“老师傅”们求教,共同重拾匠心。“让‘老师傅’和年轻人并肩作战,既能避免青黄不接,又能激发创新火花。”培训班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此次培训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现场学习、实践操作、线上学习四部分,由资深炒茶能手陶宇军、蔡荣木担任实操导师,侧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知识,围绕手工绿茶炒制,从理论到实操,涵盖加工技术、茶文化传播、茶产业发展等内容。

    富阳炒茶“天团”的代际传承

    作为龙井茶钱塘产区的主产区,富阳凭借地理、品种、技术优势形成了很强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区通过积极举办、参加各类手工炒茶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不断提升加工技能水平,提高茶产品品质,也培养起了一大批炒茶能手,让手工炒茶技能转化为富阳茶叶的产业优势。尤其是自2019年开始,富阳炒茶能手频频在省、市大赛中斩获佳绩,涌现出一大批省、市级龙井茶炒制能手,被业界誉为炒茶“天团”。

    作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手工炒茶始终有机器制茶不可替代的地方。富阳炒茶人的技术,便是在一代代的言传身教中传承下来。为了更好地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增强富阳茶叶的底蕴和底气,富阳尤其注重年轻茶叶加工人才队伍的培养,从全区各个乡镇(街道)择优选拔年轻手工炒茶人才重点培养,通过老带新、集中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以点带面,培养起了茶叶加工人才梯队,极大提升了全区手工茶叶炒制技能水平。已连续举办三年的高素质农民茶叶手工炒制技术提升培训班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平台。据统计,参与此次培训班的“00后”学员有三人,最年轻的才18岁;学员整体平均年龄43岁,整体呈年轻化趋势。

    在结业考核中,叶永明、祝荣水、陈霖泽、蔡双丰、陈俊晖、蔡国贤、陈军7位资深学员凭借行云流水的炒制手法荣膺“巅峰组优秀学员”;赵颖斯、王志星、方国平3位“新锐组”学员也表现出令人惊喜的潜力脱颖而出,获评审团一致认可。

    结业仪式上,老师傅掌间的老茧与青年学员专注的目光交织,勾勒出富阳茶产业的传承图景。接下来,富阳将持续深耕茶产业,加强手工炒制技能的人才培养力度,传承并提升手工炒制技艺水平,依托青年入乡建设,培育一批年轻茶叶加工人才,促进富阳茶叶年轻化,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擦亮富阳茶叶“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