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建功当先锋 鼓足干劲争一流——“七一”前夕富阳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作表率
2025-07-01
岗位建功当先锋,鼓足干劲争一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近距离聆听各行各业党员履职尽责、争当表率的风采。
在民生服务最前沿,老党员雷晓林积极参与小区事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在基层医疗服务领域,“90后”陈世煜从普通职工成长为医疗康复科科长,用行动诠释着“健康守门人”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党员中,既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者,也有勇闯“无人区”的开拓者,他们用“钉钉子精神”筑牢民生基石、以“工匠精神”打磨时代精品,将党员的责任担当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当无数的微光汇聚,便照亮了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奋进之路。在这个属于党的生日里,让我们将目光聚焦这些默默耕耘的奉献者,也期待更多党员在富春大地上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使命在肩
助力富阳出新出彩
履职尽责,追求卓越。这些党员坚守一线,孜孜追求科技创新,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富阳产业转型升级。
昨日一整个上午,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郑捷都在接待国内主流AI解决方案企业代表,这已是6月以来他接待的第三波前来洽谈的企业了。“我们正在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模型等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郑捷表示,作为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传统仪器制造企业,要有居安思危意识,才能打好有准备之仗。郑捷已在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工作16年,从事企业管理与科研工作,这些年来,他先后获得浙江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唐辉电子”杯中国智能仪器仪表设计大赛优胜奖各1项,参与各类科研项目8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计划2项、全国性团体标准1项;在他的带领下,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产品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前三名,公司先后获得“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省级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级重点院士工作站”等荣誉。
区审管办交易管理科科长陈锋锋,是一位扎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改革先锋。作为《富阳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的起草者之一,这部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富阳公共资源交易从“摸着石头过河”迈向“制度护航”新阶段。以《富阳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为总纲,他主导构建了“1+1+N”制度体系,配套交易目录、小额交易规则等,形成覆盖交易全流程的制度闭环。这一创新成果在杭州市审管办“1+5”制度体系培训会上作交流。数据显示,“1+1+N”制度体系实施后,富阳公共资源交易投诉量同比下降42%,交易效率提升30%,助力富阳在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中稳居标杆地位,相关做法获省领导批示肯定。陈锋锋说,目前他正在推动信用评价与金融机构对接,让守信企业享受更低融资成本。
勤勉为民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党员始终将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热情细致的服务践行为民初心。
昨日上午8点,灵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已忙碌起来。“90后”医生陈世煜正专注地为一位腰痛的老人做检查,他动作轻柔地按压患者关节,关切地询问:“阿姨,是这里疼得厉害吗?平时久坐后会不会更难受?”仔细完成检查、开好药方后,他还耐心地将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一一叮嘱到位。短短一上午,陈世煜就接诊了三十余名患者。这不过是他入职12年来日常工作的一个小小片段。凭借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陈世煜逐渐从普通职工成长为医疗康复科科长,成为单位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肩负着门急诊一体化管理、中医药工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多项核心任务。“勇于担当、善于沟通”是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无论是日常医疗管理,还是抗疫期间的紧急任务,他始终冲锋在前,先后获评区卫健局2020年、2022年“优秀党员”,2021年“优秀员工”,2022年获评区卫健局“抗疫工作先进个人”。
老党员雷晓林家住富春街道文采社区,2015年从供电部门退休后,加入社区党总支,担任容大郦城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成员。老雷是个热心人,总是积极主动参加小区事务,为居民排忧解难。最近两个月,他又做了不少“大事”。由于容大郦城小区建成时间较早,难免出现损耗,地下车库破损、小区3幢屋顶漏水、地下室消防通风设备需要维修。得知上述情况后,他来回奔波,协助业委会、物业和社区,利用业主维修资金、小区经营性收入,翻新重浇了小区地下车库、修补了脱落外墙,修好了小区3幢楼屋顶渗漏点,还完成了地下室通风设备修复,小区居住环境又一次得到了提升。社区组织的党建主题活动,老雷更不会落下,他一边利用自己的专长,义务检查、修理社区办公用电设施,一边带领小区党员清理垃圾、指导垃圾分类、参加社区平安巡防工作。他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党员,就该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多为大家服务。
今年“七一”前夕,富春街道恩波社区党委周家弄支部书记赵筱萍又马不停蹄地加入小寺弄老旧小区改造“帮帮团”,一幢楼一幢楼地跑,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在居民与工程队、设计师、社区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去年底,在她与党员“帮帮团”的助力下,周家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全方位蜕变,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大家一起全过程参与,改造才能更贴近居民的需求。”她笑着说,党员“帮帮团”多跑路,居民就会少些烦恼。协助小区旧改工作、调解辖区邻里矛盾、助力居民加装电梯,赵筱萍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社区和群众之间搭起一座“红色”桥梁,以“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联系社区的民警,城西派出所民警赵增兵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针对辖区高校、商场、工地等多要素交织的复杂治安情况,他跑遍5个村社、6家学校、6个商场工地、900余户出租房,深入排摸辖区问题和群众诉求,积极实施城郊接合部专项整治、打击治理涉黄突出问题、落实反诈和消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他还牵头打造高教园区“特色警务室”,推行“三张清单”出租房管理,创新“警校村”共建共治共享综合治理模式,形成联席会商、信息互通、联防联控多元机制,2024年以来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0余起,确保高教园区持续稳定。他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派出所民警”“浙江省千名好民警”“杭州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助力共富
合力建设美好家园
美好家园,共建共享。这些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辛勤汗水浇灌“共富”之花,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壮丽之歌。
“七一”前夕,东洲街道富春田翁“共富工坊”负责人张官良格外忙碌。作为富春江村“两新”支部书记,他牵头策划“党建 + 共富”主题活动,不仅与党员农户、合作商开展 “一对一” 结对帮扶,还将承接来自区内外的10余批次党组织考察学习活动。活动将围绕电商直播助农、产销经验对接等内容展开,以党建为纽带,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今年,张官良带领 “共富工坊” 在农产品销售领域实现新突破,依托超500种特色农产品品类,销售重心从线下转向线上,聚焦杭州主城区市场。其中,刚成熟上市的玉米成为爆款单品,仅这一项就带动近百户农户增收,全年累计带动超500户次参与农产品销售。同时,他坚持 “内外兼修”,一方面通过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渠道拓展客户,另一方面联合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为农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提供选品指导,规避扎堆种植风险,并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产销全链条安全。
党员王荣华是洞桥镇大溪村“云台石寨”创办人。2014年5月,他在大溪村大坞自然村租下老石屋,改造后创办“云台石寨”民宿,当年10月1日试营业。民宿开业后受到追捧,生意火爆。在他的带动下,村里陆续开办了多家农家乐,洞桥镇也开始盘活各村“闲置”老屋,引进各类文旅项目。如今,10多年过去,王荣华仍活跃在洞桥镇文旅一线,除了维护和服务好民宿和周边看映山红的游客外,他还带动周边大坞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通过镇村联动,招引美丽经济项目。近三年,洞桥镇共招引10余家小而美的文旅项目,其中落户在“云台石寨”周边的就有四五家。面对近两年民宿经济低迷,王荣华利用客户资源做起农产品销售,尤其在龙井茶销售上成绩斐然。2024年助农销售600余斤,2025年则销售近1000斤,切实解决茶农卖茶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