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三方协同 绘社区治理新图景

    2025-06-25

    基层社会治理如何破题?在鹿山街道,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治理模式正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鹿山街道聚焦居民最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清风强基”专项行动为载体,通过资源整合、权责明晰、协同联动,在解难题、优服务、促增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创新之路。

    解难题:三方联动,老旧管道变身安心“生命线”

    “一到冬天就提心吊胆,生怕管道返水把家里泡了。”山水社区江宸府13幢2楼住户王阿姨诉说的烦恼,也是困扰沿街商铺居民多年的顽疾。

    自2022年起,每到初冬,该小区沿街商铺管道就会因老化堵塞导致污水倒灌,2楼住户家中厨房、卫生间频繁返水,地板被泡、异味弥漫成为常态,部分居民甚至不得不外出就餐。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柳杭燕掏出一本厚厚的投诉记录:“去年一年,仅是管道返水投诉就有27条。”

    如何从根源上解决?今年1月,山水社区党总支牵头召开由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组成的三方协同会议,把这一问题破解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依托三方协同,一份“攻坚分工草图”跃然纸上:业委会牵头启动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程序,物业公司负责意见征询和施工申报,社区全程监督流程合规性。针对部分业主对资金使用的疑虑,业委会连夜制作《管道整改资金使用说明》,挨家挨户讲解政策;物业公司则邀请业主技术专家现场勘查,拿出“一户一策”改造方案。

    2月,江宸府11号楼01户型率先启动改造。施工中,三方组成的监督小组每天守在现场:业委会成员核对材料品牌,物业工程人员监督施工工艺,社区网格员收集居民反馈。

    “原本担心施工影响生意,没想到三方每天都来沟通进度,现在管道畅通了,店里再也没臭过。”沿街商铺老板陈先生感慨。截至目前,该小区已完成两个户型的管道改造,预计年内完成全部整改。

    优服务:三方协同,业主开放日架起沟通“高速路”

    走进东吴社区锦绣兰庭小区,每月底的“三方协同业主开放日”已成居民翘首以盼的固定活动。在社区会议室,业委会主任钱苏良正拿着小区经营性费用收支明细表向居民解释:“这是上个月公共区域费用支出,每一笔都附了发票,大家可以查看详情。”这一变化,源于三方协同机制下的服务升级。

    锦绣兰庭小区曾因物业合同模式混乱、业委会运作不稳定陷入治理困境。鹿山街道指导小区建立“三方协同”机制后,进一步规范各方运作:业委会每月公示会议记录及财务收支,设置“业主质询日”;物业公司则推行“双考核”机制,服务质量与保证金挂钩。

    在三方联合举办的“业主开放日”上,物业展示设施设备养护台账,业委会汇报维修资金使用计划,社区居中调解矛盾。“以前觉得业委会和物业‘穿一条裤子’,现在每月都能看到账目明细,有问题当场就能问。”退休干部李大爷说。

    除了固定的业主开放日外,社区牵头成立由退休党员组成的义务监督队,每天巡查小区绿化、保洁、设施维护情况。61岁的队长章水龙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问题后直接反馈给物业经理。“上个月监督队提出绿化带缺株问题,物业第二天就补栽了。”据介绍,2025年以来,小区业主投诉率同比下降65%,物业服务满意度从58%提升至86%。

    促增收:三方共治,停车改造铺就集体“增收路”

    “以前这里停满‘僵尸车’,现在划了车位能收费,小区公共收益多了一笔可观收入。”东吴社区悦江府小区业委会主任马杰指着改造后的外围停车场说。这处曾因地砖破损、乱停车频发被居民吐槽的区域,如今已变身整洁有序的收费停车场,每年为小区带来20万元左右的集体收益。

    悦江府小区外围商铺前的路面长期破损,窨井盖被碾压破烂,雨天积水成塘。东吴社区联合业委会、山水物业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决定将破损地砖改为沥青路面,并对停车场实行收费管理。“起初商铺业主担心影响生意,我们三方跑了20多家商铺做工作,算清‘服务带动客流’的明白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丽敏回忆道。改造后,商铺前136个车位和商墅区后42个车位全部划设完毕,安装道闸系统,实行“半小时免费+阶梯收费”模式。

    从堵塞管道到畅通民心,从单向服务到三方互补,从混乱的停车场地到有序的增收路径,鹿山街道应用“党建引领三方协同”这一机制,以看得见的变化诠释着社区治理的新举措、新思路。在鹿山街道,党建引领三方协同的治理理念正从“试点”走向“常态”,为更多小区破解治理难题提供着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