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医护团队 为“渐冻症”家庭撑“守护伞”
2025-06-20
上周,本报聚焦“新富阳人”余师傅的困境——为照料患“渐冻症”的妻子,他渴望寻找一份居家工作,以缓解家庭重担。报道刊发后,社会各界爱心如潮涌来:银湖街道、区妇联等多个部门主动提供就业途径,热心市民也纷纷伸出援手,其中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内科一支部更是提供了“送医上门”的专业服务。大家的热心为这个家庭注入了一股暖流。
专家团队开启“零距离”医疗帮扶
6月14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唐卫东发信息给记者,字里行间满是对患者的担忧:“报道中提到,余师傅妻子每餐进食需耗时1小时以上,这表明吞咽功能已严重受损,极可能引发误吸风险。”这位同时担任内科一支部书记的专家主动提出:“若有需要,我们可上门进行专业评估,判断是否需留置胃管,并做一些居家的医疗护理服务帮助。”
经过沟通,余师傅表示欢迎专家上门,既能评估妻子的身体状况,又能对他的日常护理进行指导。
6月18日下午,唐卫东带领由中西医结合(中医科)病区副主任汪霖、康复医疗科副主任刘群铧、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骏君及护士赵姜萍、俞芳杞组成的专家团队抵达余师傅家中。
刚推开家门,余师傅便迎上来:“辛苦各位特意跑一趟!”唐卫东放下手中的水果后,便马上切入主题,与余师傅聊起其妻子的病情:“你发来的诊断资料我已与神经科专家会诊,虽然这种疾病尚无特效药,但规范护理与医疗干预还是能延长生命,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余师傅点点头,在他的引导下,专家团队见到了躺在床上的徐大姐。“每天这个点,我都要扶她起来坐坐,锻炼锻炼她的肌肉。”
说话间,余师傅熟练地将妻子从床上扶起,再站在妻子背后以自己的身体为支撑,扶她挪向客厅里的专属座椅上。这套每日重复的动作,早已刻进他的肌肉记忆。
待徐大姐坐稳,王骏君打开随身携带的医疗箱,拿出血压计、血糖仪、听诊器等工具,护士们帮着测血糖、血压,唐卫东则是为她进行听诊。经过检查,这几项指标都属正常。
吞咽功能的评估是重中之重。为了避免误吸的发生,王骏君用注射针筒吸入纯净水,轻触徐大姐唇边。“得等她自己吸,推水会呛到。”余师傅在一旁轻声提醒。只见徐大姐勉强饮水1—2毫升,却很快从嘴角溢出。“如果喝水都困难,说明吞咽功能有严重障碍,要考虑容易误吸、营养不足等问题。”王骏君的评估不容乐观。
说到误吸与营养不足问题,余师傅马上转身到厨房,取出中午为妻子做的中饭,“有肉有蔬菜,都打成糊状喂她吃”。看到这一幕,医护人员不禁动容:“把食物打成细腻糊状,确实能减少呛咳,你真的照顾得很到位。”
此外,余师傅还每天给妻子喝蛋白粉补充营养。唐卫东仔细查看桌上蛋白粉的配料表:“建议选择纯乳清蛋白配方,蛋白质含量更高,营养才能跟得上。”提及妻子从去年8月至今骤降30余斤、如今仅六七十斤的体重,余师傅的话语中满是心疼。
这时,徐大姐突然发出“哼哼哼”的气促声,余师傅瞬间读懂妻子的难受,立刻转身快步走向房间,推出无创呼吸机,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给妻子戴好呼吸用的鼻罩。随着气流缓缓输入,徐大姐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神情也轻松下来。
“她一年四季潮热多汗,冬天也满头是汗,该怎么调理?”余师傅的提问指向日常难题。汪霖从中医角度解释:“潮热多属阴虚内热,可通过中药调理,但吞咽困难可能影响服药。”站在一旁的刘群铧则给出康复建议:“每天多晒晒太阳,能促进钙吸收,同时要鼓励她主动运动,活动四肢关节,练练坐位平衡,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
临走时,唐卫东反复叮嘱两点:一是陈大姐吞咽功能严重受损,存在食物误吸入肺的风险,可能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建议留置胃管。二是这一疾病可能导致窒息及全身肌无力,目前可在家使用无创呼吸机,如若病情加重,可能需要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但这仅为维持性治疗。同时,他安慰并鼓励余师傅、徐大姐,坦然面对、乐观生活、规范医疗与护理。
对于专家的这些建议,余师傅表示会考虑,如果有需要,再与他们联系。“之前全靠病友群和药店咨询,今天专家面对面指导,让我心里更有了底。”
接下去,内科一支部将会长期对余师傅家进行医疗帮扶,提供定期上门评估、协助住院治疗、指导居家规范护理等力所能及的服务,让余师傅在富阳也有“医”靠。
生活里的温暖帮扶,还在别处延续
如今藤编包编得如何?余师傅笑着拿起椅子上的成品包,浅米色藤条交错编织,纹理细密规整,“不到四天就编好两个,一个能挣25元”。他相信熟练后每天能完成一个,“等陶书记明天送物料来,就能继续干了”。
他口中的陶书记是银湖街道云水社区党支部书记陶晓华,编藤编包就是云水社区来料加工项目。陶晓华不仅给余师傅送来物料,还瞅准余师傅的电商经验和居家空闲,打算让他尝试直播,让藤编手艺借助直播形式拓宽销售途径。“她明天还会带直播的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教会。”余师傅心里有些没底,不过他还是愿意尝试,多给自己一个机会。
生活里的温暖帮扶,还在别处延续。市医保局富阳分局工作人员也曾给他打电话,关心残护险参保情况。余师傅说,今年5月,从病友处了解政策,顺利参保后,从这个月开始,每周有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每周来3次,一次服务2个小时,现在已来了2周。”这6小时,成了余师傅难得的“自由时间”,能出门买必需品、办点急事。
区残联也传来消息,近期会安排医生上门,给余师傅妻子重新评估残疾等级。要是符合一级标准,每月能有500元残疾护理补助,比原先增加250元,也为照护减轻负担。
“还有热心市民打来电话,说是富阳棉纺织厂的退休职工,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后来关心我们。”大家的关怀让余师傅心里暖暖的,“困难再多,有大家的帮忙,总能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