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聚焦东梓关 展示乡村振兴的新生故事

    2025-06-16

    白墙当画布,稻田打底光,艺术的巧思让村民住在了立体版的《富春山居图》。6月11日晚,CCTV-4《走进中国》栏目播出《再造桃花源——新富春山居图》,聚焦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

    《走遍中国》是CCTV-4中文国际频道的大型专题报道栏目,聚焦东梓关的片子全长25分钟,画面中展现出富春江两岸风光和东梓关村的自然人文之美。值得一提,该片由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场口镇和东梓关村协拍。

    东梓关改造提升,成为诗意乡村的典范

    《再造桃花源——新富春山居图》从设计改变乡村说起,建筑师孟凡浩在传统肌理上注入新生命力,探索城乡关系,寻找超越城乡的新型人居方式,使得东梓关村成为村民心中的桃花源、游客梦中的江南水乡,更是收获中国建筑协会田园建筑一等奖。

    孟凡浩既考虑村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又保持了当地传统神韵,最终在经济与美学间找到平衡。他设计的三进院落,让东梓关像被施了魔法,摇身一变成为诗意乡村的典范。

    东梓关村的改造,不仅提升村民的居住环境,还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留住了老村民,盼回了离开的村民

    85岁的退休教师许强宝最喜欢新居中的天井,这是他养兰花的理想空间,在培育花草外,他还喜欢去田间地头走走,活动筋骨,保持身体活力。

    许强宝说,现在的居住环境很舒适,在晚年生活中可以知足常乐。

    村民赵小儿曾因农村生活不便,离开村庄到城市定居,当东梓关的白墙黛瓦重新绽放后,她又回到村庄,通过开民宿实现理想生活。

    赵小儿喜欢新居的围墙,每家每户的围墙都是花格窗扇,这样的设计让建筑可以通过孔隙来呼吸,赵小儿就在墙边种上了凌霄花,凌霄花爬满整面墙的时候特别美。

    不仅如此,赵小儿的丈夫王建家被叫作“两栖先生”,上班当老师、下班成农民。他自己很享受在村里的生活,他说教书和种地一样,都是可爱的园丁,并且田间劳作能缓解教书的疲惫,得到大自然的治愈。

    曾远在丹麦当厨师的村民柴曾建,也因家乡的变化回来了。如今,他在村里开起江鲜馆,在他最熟悉的地方、用最熟悉的食材,做出最熟悉的东梓关味道。他说,江鲜馆一开张,生意就爆火,看着大家吃得满足,他对这片土地也更加热爱。

    在每家每户的小日子外,东梓关村还有一处村民活动中心,这是村民日常交往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所有村民都可以使用这个空间,他们在这里学习茶道、走秀、欢舞,还能举办婚礼。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不仅激活乡村基因,更重塑村民的精神世界。

    更多人走进东梓关村,展示乡村振兴的新生故事

    东梓关村作为富春江畔的疗愈净土,自古便是文人隐士调养身心的秘境。郁达夫曾在此留下名篇《东梓关》,记录了桃源般的生活。古琴师孙长江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制作出获得金奖的古琴。

    东梓关村的自然风水与人文传承,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理想之地。

    热爱传统文化的金学伟看到东梓关的第一眼,就深深爱上,他在这里开民宿推广传统文化,成为新村民中的一员。

    金学伟说自己是掉进画中的人。他以“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装修民宿,把民宿打造成自己的“桃花源”,在民宿里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以此吸引更多人走进东梓关村。

    随着东梓关的美名远扬,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讲解员许苗苗在为游客介绍东梓关的过程中发现商机,开起一家可以打卡的糖水铺,主打的本地特色甜品木莲豆腐深受游客喜爱。

    通过空间改造与设计创新,改造升级后的东梓关村,在保留传统根脉的同时,也在静静展示着乡村振兴的新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