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过暑假” 缤纷活动“再加码” 文明实践“零距离”
2025-07-28
“这个暑假,孩子们都去哪儿了?”富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盛夏时节成为青少年的热门“打卡地”。为丰富暑期生活、弘扬文明风尚,富阳依托全区覆盖的文明实践阵地,精心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大家在游戏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中传递文明。
暑假也是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的宝贵时光。这个夏天,富阳的大学生们以知识赋能、创新引领、服务奉献的姿态,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不仅丰富暑期生活,更在传承文化、服务社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青春活力。
文化浸润——文明实践阵地成为文化传承“新课堂”
文明的传承,藏在一杯清茶的回甘里,藏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也藏在非遗技艺的薪火相传间。富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度调研、创意传承等方式,让青少年在触摸文化根脉中,种下传承的种子。
在胥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场茶艺课堂正散发着沁人茶香。区文化特派员杨青化身“茶艺导师”,带领孩子们走进茶文化的世界:从认识茶叶品种、了解泡茶器具,到学习优雅的冲泡步骤,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示范,不时发出惊叹:“哇,原来喝茶也可以这么精致呀!”亲身体验环节,孩子们模仿着温杯、投茶、注水,动作虽稚嫩却专注,一杯杯香气四溢的茶汤在手中诞生——他们品到的不仅是茶的滋味,更是传统文化的韵味。
渌渚镇的杨袁村、桃花岭村、新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迎来了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杨袁村韵·孝善新风”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以“文化赋能、青春助力”为主题,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文化溯源等方式,深入了解三村“产业筑基、孝善铸魂”的振兴路径。“乡村是最好的实践课堂,青年理应探索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团长的话,道出了学子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大学生们,则在新登双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乡村Talk”理论宣讲。“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富春红迹·青春行”两支小队,深挖双江村“畲族”文化特色,从民族融合、红色血脉两大维度展开宣讲,还与畲族孩子们热情互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非遗传承的赛道上,青春力量同样耀眼。浙江大学城市学院16名大学生组成“非遗共富——传统文化传播青年行”团队,走进新桐乡俞家村探寻“俞家竹马”的奥秘。他们与村委对接、拜访区级传承人俞贤浩、走访俞氏祠堂,在整理资料时热烈讨论,誓要为这项非遗技艺开拓更富创意的传承路径,让古老文化在青春视角下焕发新彩。
安全护航——专业课程筑牢青少年暑期“防护网”
聚焦暑期安全防护需求,富阳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邀请专业力量开设实用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青少年撑起安全 “保护伞”。
银湖街道新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26名暑期爱心班的小朋友围在杭州红十字狼群应急救援队讲师陈杰身边,沉浸式学习救护技巧。“有人呛到异物无法呼吸时,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救命招’!”陈杰边播放视频边演示:“一手握拳抵肚脐上方,另一手抓拳快速向上冲击,像这样——”除了急救法,他还讲解外伤包扎,手把手教孩子们螺旋包扎:“先对准伤口,底边绕手臂一圈……”9岁的姚宇霏举着自己包扎的手臂向妈妈展示:“你看我包得多结实!以后受伤了我也不怕啦!”这场干货课,既教了技能,更播下了关爱生命的种子。
环山乡诸佳坞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青春健康讲师朱冉冉的“青春有我 健康同行”专题讲座同样精彩。她以“我说你做”小游戏破冰,引导孩子们思考“哪些动作让人不适”“隐私部位有哪些”。用通俗语言阐释性侵犯定义,借助科普视频划分身体“红灯区”(隐私部位)与“绿灯区”(可正常接触部位),还设置情景问答,让孩子们在思辨中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鹿山街道平安法治办的工作人员走进山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青少年带来禁毒教育。他们以真实案例切入,用通俗语言讲解常见毒品知识,把严肃的禁毒课变得鲜活易记。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辨别毒品、远离诱惑,自我保护意识悄然提升。
兴趣点燃——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探索“新动能”
从环保研学到科学实验,富阳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多元化活动设计,激发青少年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暑期成为能力提升的 “加油站”。
渌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的“碳索未来,循环经济揭秘行动”“渌”上研学活动,带青少年走进光大环境能源(杭州富阳)有限公司。在讲解员引导下,大家参观垃圾吊爪控制室、中控室,当看到巨大吊爪精准抓取垃圾,听到“每天1500吨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年发电约1.8亿度”时,孩子们纷纷惊叹:“原来垃圾的能量这么大!”这场研学不仅拓宽了视野,更让环保意识与能源科学兴趣在心中扎根。
场口镇百丈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北大学生赵小强的成长分享会座无虚席。他向暑期班学生讲述从乡村小学考入北大的经历:平衡事务的方法、面对困难的坚持、为目标付出的努力……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围着他追问细节,赵小强耐心回应,用自身经历为他们树立“努力就能抵达远方”的榜样,激发求学动力。
常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富教向阳”支教小分队的12天支教充满惊喜。团队发挥物理专业优势,设计“光的色散”实验(用彩虹、流星雨现象引入,带孩子探索光的奥秘)、“会跳舞的小磁针”“自制小灯泡电路”等趣味课程,把抽象原理转化为直观现象。课堂上,孩子们目不转睛、踊跃提问,对科学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支教老师用生动实验与耐心讲解,让探索世界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