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电图异常、肺结节增大……“五色管理”破解健康隐患

    2025-07-23

    一张体检报告里的异常数值,可能藏着健康的“隐形炸弹”。在受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庄家庭医生团队凭借“五色管理”这把“标尺”,精准丈量风险、快速联动干预,让徐阿婆、刘女士等居民的健康危机在萌芽时就被化解。

    八旬老人的心电图异常,医护团队打响“生命通道”保卫战

    “虽然病情没有非常紧急,但考虑到老人年纪大、有多重基础疾病,我们当日便与老人联系,建议她尽快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回忆起徐阿婆的案例,受降社卫中心家庭医生鲁玲玲至今记忆犹新。

    年过八旬的徐阿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平时偶有胸闷却并未放在心上。今年在受降社卫中心的居民健康体检中,心电图结果提示“ST-T改变”。依据“五色管理”规范,这一体检异常值被分类为C类。

    看似普通的检查结果,在家庭医生团队眼中却暗藏玄机。徐阿婆的年龄、多年的慢性病史(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偶尔出现的胸闷症状,都让团队不敢掉以轻心。他们深知,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往往迅猛且隐蔽,任何一个异常信号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家庭医生团队第一时间联系到徐阿婆,耐心劝说她尽快前往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在老人同意后,团队立即启动转诊流程,为她开辟了绿色就医通道。

    转诊至上级医院后,医生迅速为徐阿婆完善相关检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她的冠状动脉存在多支、多处严重狭窄,尤其是粗大的右冠状动脉第一转折处狭窄高达80%。这意味着徐阿婆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极大,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医生团队当机立断,为徐阿婆实施了“右冠PTCA+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在严重堵塞的血管处撑起了“生命通道”。

    术后,双庄家庭医生团队持续跟进徐阿婆的治疗情况,定期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她的恢复状况,指导她的用药和日常护理。“以前老人总感觉有气无力,手术后她的状态好多了。”鲁玲玲很开心见到徐阿婆状态越来越好。

    体检中发觉肺结节增大,实现早癌的精准切除

    “原本担心出院后没人管,现在医生直接到家里服务,特别踏实安心。”刘女士的家属看着上门为刘女士换药的家庭医生,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今年50多岁的刘女士,在2023年因肺部感染在受降社卫中心做肺部CT时,首次发现右肺上叶结节。当时医生便建议她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结节的变化。

    前段时间的体检中,CT结果显示结节增大。家庭医生团队立即根据“五色管理”要求,告知刘女士详细情况,建议她尽快到上级医院就诊。上级医院接诊后,考虑到肿瘤的可能性,第一时间为她安排了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术中病理提示为肿瘤性病变,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实现了早癌的精准切除。

    手术的成功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双庄家庭医生团队在刘女士出院前就主动对接,获取了详细的治疗资料。在她出院后,团队立即为她建立家庭病床档案,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鲁玲玲说,为了让刘女士得到更好的术后护理,家庭医生隔日便会上门一次为她换药,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指导她进行呼吸训练等,还嘱咐她在可耐受的条件下适当活动,促进身体恢复。截至目前,团队已上门服务6次,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刘女士恢复良好,一家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受降社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五色管理”是我们基层医疗守护居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它将体检异常结果按风险程度分为五色,从紧急到常规精准分级,让我们对居民健康状况一目了然。“它打破了‘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像徐阿婆的心电图异常初判为C类,但结合高龄、慢性病等因素,我们能快速识别高危;刘女士的肺结节增大,通过分级机制第一时间启动转诊,实现早癌早治。”

    据统计,今年受降社卫中心居民体检3800余人,通过“五色管理”,发现指标异常1280人,及时至上级医院就诊142人。下一步,该中心还将用好“五色管理”这把“标尺”,持续为辖区老百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