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德艺术工作者走进《富春山居图》实景地 共探山水间的文化对话

    2025-07-11

    近日,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之旅在富阳拉开帷幕。德国著名艺术家Katinka Bock、中国知名艺术家童文敏,在天目里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及行业专家等陪同下,共同开启“山水同游:中德艺术工作者走进《富春山居图》实地景与行迹”活动。此次行程以黄公望笔下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为文化坐标,在富春江流域展开实地考察与文化交流,为明年天目里美术馆即将举办的大型对话展览奠定创作基础。

    当“两团云”在梅雨季相遇

    此次活动源于天目里美术馆的策划构想。明年,美术馆将推出中德艺术家对话展览,为此特邀Katinka Bock与童文敏进行驻留创作。两位艺术家虽来自不同国度,此前并不相识,但创作风格中兼具的“柔软性与锋利性”,与展览主题“黄梅雨锋”不谋而合。

    策展人孙熳介绍,展览暂定名“黄梅雨锋”,将侧重公众参与和社会链接,通过绘画、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河流与村庄的关系,并与当地社群开展公共活动。“河流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文明的脉络。”孙熳说,为让艺术家深度感受杭州地域文化,团队特别选择在梅雨季邀请他们驻留两周。期间,他们聚焦杭州水系,包括西湖、钱塘江和富春江,通过调研当地历史、地理与文化,探索河流在城市发展和人类历史中的角色。正如活动宗旨所言,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准备,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河流文化展示。

    在富春山水间触摸历史肌理

    富阳是团队“梅雨季”体验的最后一站。由区文联牵头,邀请了富阳教育工作者、户外运动爱好者张建龙作解说,为考察团带来了一场精彩分享。张建龙从《富春山居图》出发,解读富春山水的地理特征,讲述富春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剖析富阳潟湖的退却与西湖潟湖的保存,以及杭州作为“水相关城市”与富春江的深厚渊源。

    交流会上,艺术家们兴致盎然,与张建龙、区文联主席蒋良良就山水绘画与实景的关系、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等话题深入探讨。随后,众人实地走访郁达夫故居、鹳山、富春山馆等地,在富春江畔眺望横山峧、新沙岛头,近距离感受黄公望笔下山水的现实肌理。潺潺江水、黛色山峦与人文古迹交织,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东西方视角下的山水共鸣

    对于来自重庆的童文敏而言,此次行程填补了她作为“重庆人对江南文人画认知的空缺”。通过张建龙的本地视角解读,她得以“想象古代艺术家的所思所想”,更在与古代大家的跨时空对话中,感受到创作思路、精神感受乃至生活习惯上的相通之处。这种古今艺术心灵的碰撞,让童文敏对江南文化与绘画艺术有了全新认知。

    Katinka Bock则被富春江的美景深深吸引,尤其在了解《富春山居图》“四年以上创作周期”后,她对这种“碎片化时间的沉淀”感触颇深,“这和欧洲文化非常不一样,让我感受到中国艺术中独特的时间美学。”她表示,富春江的山水景致与文化底蕴,将为后续创作带来独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