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行政的“工作前线”坚守22年 在她身上体现了公证员的速度与温度 公证为民故事多
2025-07-10
在司法行政的“工作前线”坚持了22年,公证员杨华既有风驰电掣解决群众难题的“速度”,又有以心换心温暖人心的“温度”。她穿梭于暮色中的跨国公证、午间的紧急冲刺、高温下的档案坚守,用一份份严谨的公证书、一次次贴心的服务,诠释着公证人的责任与担当,成为法律服务窗口最亮眼的风景。
清晨,当窗外早高峰的车流声渐起,杨华早已坐在工位前。笔记本上,当日待办事项被逐条厘清,每一条都对应着群众的期待。清脆的钢印声在办公室响起,一份份公证文书上,每一个签名、每一次盖章,都是她对公证事业的坚守,是她为群众筑牢法律保障的无声承诺。
暮色中的跨国公证“救援”
“多亏了你们,我已经成功办理抵押登记,公司的融资难题终于解决了!”看着许先生发来的致谢消息,杨华的思绪回到了那次紧张的跨国公证经历。
许先生所在公司因经营发展急需融资,决定以股东个人房产为公司向一家外地银行的借款提供抵押担保,股东及配偶需亲自前往银行签署贷款抵押文件。作为股东的许先生工作繁忙,无法抽身,妻子又远在法国,焦急万分的他赶到富阳公证处求助。
在了解情况后,杨华告知许先生可通过办理委托公证解决这一难题,并详细介绍了所需资料及流程。本以为事情能按部就班推进,没想到几小时后,公司通知次日就得将全部委托公证书送到银行。此时已临近下班,杨华立刻与公证员助理投入到加急办理中。
为了与远在法国的许先生妻子取得联系,杨华团队启用远程视频办证系统。视频接通的那一刻,跨越时差的对话正式开始。杨华耐心地向对方解释委托公证的细节和法律意义,在沟通中,她既要保证法律程序的严谨,又要照顾到对方身处异国的不安情绪。终于,在当晚7时许完成了视频委托。签署完所有文件后,杨华上传办证资料,联系审批人员加急审批。
次日一早,许先生如愿拿到了委托公证书,赶赴银行办理企业不动产抵押贷款手续,公司顺利获得贷款资金。
“要不是杨公证员和团队争分夺秒、跨国协作,我们公司这次真的‘卡壳’了,这份恩情我要记一辈子!”许先生说。
午间冲刺,锦旗里的公证温度
加急办证对杨华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但2024年8月18日遇到的那个特殊情况,还是让她印象深刻。那天,当事人刘女士一家为父亲遗留房产的继承问题前来咨询。刘女士父亲遗留的房产已被拆迁,继承标的物灭失,无法办理继承公证,可相关部门要求必须在8月19日前完成原拆迁房屋权属凭证的注销登记手续。而根据规定,房产证注销手续必须由原房屋所有人亲自办理,刘女士的父亲已经离世,这让刘女士一家陷入困境。
面对这一复杂且特殊的情况,杨华第一时间与富阳不动产登记中心沟通,经过反复协商,确定了解决方案:由刘女士父亲的所有法定继承人共同办理注销手续,但需先办理公证以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
当天中午,杨华和公证员助理利用午休时间迅速完成一系列办证手续。他们仔细核对每一份资料,询问每一个细节,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了一系列办证手续。当天下午1时,刘女士一家拿到了公证书。
由于案例特殊,不动产登记中心此前也未处理过类似情况,杨华不断通过电话与工作人员沟通对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终顺利完成原登记于刘女士父亲名下房产证的注销登记手续。事后,刘女士一家人怀着感激之情,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杨华手中。
高温攻坚战:1155箱档案
在公证工作中,杨华还经历过一次极具挑战的任务——清点1155箱档案并进行保全证据公证。当时,申请人急需对公司及关联企业的财务凭证、项目档案、人事档案等资料进行固定,希望公证处能对37家企业的所有财务凭证资料进行清点。
接到案件,杨华深知工作量巨大。她立即牵头成立工作小组,根据凭证资料的不同存放地点,仔细研究方案、科学分工,确保清点现场井然有序。
在气温高达38℃的环境下,杨华和同事们穿梭在堆积如山的档案箱之间,汗水一次次湿透衣衫。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他们拍摄近千张照片,并为清点的1155箱档案全程录像。忙碌了一天,杨华和同事们坚持回到单位,争分夺秒导出录像和照片,为后续出具公证书做好准备。
当公证申请人收到公证书后,被杨华团队的速度和敬业精神打动,对公证处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这次经历,让杨华更加体会到,公证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毅力和责任感。
在公证岗位上,杨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崇法、尚信、守正、求真的理念,以公证人的速度化解群众的难题,用公证人的温度温暖群众的心。她说:“群众事无小事,每一件公证都见证着人生百态。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岗位,让法治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个有需要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