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蜜梨何以卖20元每斤?
2025-07-08
走进千禧园艺场,负责人高增新正弯腰拾起一个被果袋包裹的翠玉梨,轻轻拆开——淡黄色的果皮光洁如玉,掂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个足有一斤八两,今年最重的快两斤了。”他笑着说。
不远处,几位从杭州驱车而来的老顾客正等着装箱,150元一箱的蜜梨,他们一订就是20箱。
两次套袋让“果肉细腻”
高增新的千禧园艺场坐落在银湖街道郜村村,100余亩梨园里,翠冠与翠玉梨占主导地位。自2000年建园至今,这位梨农已与这片土地相伴26载。
“当年别人卖2元一斤,我们就能卖4元。”高增新回忆。2010年,他在梨园创办千禧农庄,以餐饮带动水果销售,梨价跃升至6元。2013年搭建大棚实现早熟上市后,价格突破10元大关。而如今,他的精品梨按规格分级,最高档单价达20元/斤,远超市场均价。
走进千禧梨园,齐膝高的生草随风起伏,工人正用割草机将杂草碎作绿肥。“今年每株梨树吃了100多斤羊粪,比往年都要多。”高增新指着树根旁的深坑解释。除了羊粪,他还在果实膨大期追加菜籽饼——这种特殊肥料让梨肉更松脆。
更独特的是两次套袋技术:疏果后先套蜡纸小白袋,20天后再罩上双层黄袋。尽管每个袋子成本0.1元,人工费另计,但高增新坚持了18年。“套袋后锈斑少了,果肉细腻如凝脂,客人还以为我换了新品种。”
标准严苛口碑辐射全国
对成熟度的把控,高增新近乎固执。他手持糖度仪穿梭果园:“翠玉糖度达11.5%才开采,翠冠必须超过12%。”前年,他的翠冠梨最高糖度达14.5%,多年来肉质和水分均获顾客好评。
采摘期也经过精密测算。翠玉7月1日上市,可持续至25日;翠冠则延后10余天。为保证品质,每株梨树仅保留60—70根结果枝,疏果后只留70—80颗梨。今年预计产量超20万斤,平均单果重1斤,部分“梨王”超1.8斤。
正午时分,园艺场停车场已停满浙、沪车辆。一位萧山客人品尝后当即买下10箱:“送人就要又大又甜的!”
这种场景在高增新看来司空见惯——他翻开手机,自开采以来,这几天的订单络绎不绝。江浙沪地区快递次日达,全国三天内送到。所有梨按大小分级装箱:一斤四两至一斤八两的“特级”5个装,一斤二两左右的6个装,九两至一斤左右的10个装,统一售价150元/箱。
望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梨箱,高增新透露,未来计划开发梨酒、梨膏等深加工产品。
“好水果是种出来的,更是守出来的。”他笑着说。26年,9400多个夜晚的农事记录,写就了这份“梨中黄金”的成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