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创新联动机制为消费纠纷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2025-07-01
近日,富阳区消保委依托“共享法庭”平台,联合维权专家成功调解一起因水龙头漏水引发的复杂损害赔偿纠纷。该起纠纷涉及楼上楼下住户及商家三方责任认定与赔偿争议,最终通过“专业评估+多方联动”机制达成和解,为复杂消费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富阳解法”。
2022年,华先生在某店铺购入的水龙头在深夜突然脱落漏水,不仅导致自家地板严重受损,积水还渗漏至楼下住户,造成楼下阳台吊顶、过道灯带等多处损坏,另外还有三个房间房顶存在渗水隐患。为此,华先生要求商家不仅要赔偿自家损失,还要承担楼下住户全部修复费用及后续潜在损失。
由于责任认定和赔偿金额争议较大,富阳区消保委迅速启动专业调解机制。
工作人员联合消保委装修领域维权专家先后两次实地勘查,发现水龙头脱落原因可能涉及产品质量或安装不当等因素。但因水龙头已使用三年,不通过专业鉴定难以明确责任归属,且高额鉴定费用也增加了解决难度。为此,区消保委委托专家对受损情况进行专业评估,科学确定合理赔偿金额。
经过充分的前期筹备,区消保委借助“共享法庭”平台,联动法官、律师、装饰装修维权专家,组织华先生、楼下住户及商家三方开展线上线下协同调解。调解过程中,三方就当前受损区域的修复费用很快达成共识,三方在既有损失赔偿上高效协商一致。
然而,楼下住户提出,尽管家中两间房顶目前未出现发霉迹象,但本次渗漏存在后续隐患,要求签订协议,明确未来两年内若因本次漏水引发房顶发霉,相关装修修复费用需由业主华先生与商家共同承担。
这一诉求引发争议:商家顾虑未知风险与额外成本,华先生则认为责任界定存在模糊性,三方在风险承担的范围与期限上僵持不下,致使调解陷入僵局。
面对复杂局面,调解团队采取“背对背协商、面对面沟通”的策略,多次分别与三方进行沟通。经过反复释法明理和耐心劝导,最终促成三方达成和解协议。
商家考虑到鉴定成本,一次性赔偿楼下住户一万余元;华先生自行承担自家损失,并支付楼下住户剩余的费用;三方还约定,若未来两年楼下三个房顶出现发霉现象,将按照今天约定的责任分担比例进行处理。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充分彰显了富阳区“共享法庭+维权专家”调解模式的显著优势。法官提供权威法律支撑,律师保障调解程序合法有效,装饰装修维权专家则从专业角度提供精准判断,三方形成强大合力。这种多方联动、专业协同的调解模式,不仅高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进一步强化了商家责任意识,为处理复杂消费纠纷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例,有力推动消费维权工作向专业化、高效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