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吃了几颗野杨梅,成了“鸭嘴兽” 有人连吃二十多颗杨梅,致肠胃溃疡

    2025-06-27

    正是吃杨梅的时候,可有人吃了野杨梅成了“鸭嘴兽”,有人吃杨梅吃出了胃溃疡。医生提醒,杨梅虽美味,但食用不当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风险,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科学食用。

    食用野杨梅后嘴唇肿胀

    林女士在上班时,品尝了几颗同事采摘的新鲜野杨梅。然而,几个小时后,她发现嘴唇出现异样——唇皮水肿、发白脱皮。“感觉有点像‘鸭嘴兽’。”照镜子时,她忍不住自嘲,同时也让她联想到之前看到的杨梅过敏的新闻报道。

    下班后,林女士赶紧咨询了相熟的医生朋友,医生表示很可能是过敏引起。由于症状不算严重,她没有服用药物,而是等待症状自行消退。两天后,她的嘴唇恢复了正常。

    林女士的情况真的是对野杨梅过敏吗?记者就此咨询了区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魏国奇。他介绍,吃野杨梅导致嘴巴变肿,主要有过敏反应和刺激因素两方面原因。

    过敏反应方面,野杨梅中含有的某些蛋白质、果酸等成分可能作为过敏原,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当过敏体质的人群食用野杨梅后,免疫系统会将这些过敏原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释放如组胺等化学物质。组胺会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进而引起嘴巴肿胀,还可能伴有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其他过敏症状。

    刺激因素则包含果酸刺激和微生物感染。野杨梅含有丰富的果酸,如柠檬酸、苹果酸等。这些酸性物质可能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尤其是口腔黏膜较为敏感或有破损的人群,在食用野杨梅后,果酸会刺激黏膜下的神经末梢,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引起嘴巴肿胀,还可能伴有刺痛感。另外,野杨梅可能沾染各种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如果在食用前没有充分清洗,这些就可能随着野杨梅进入口腔,引发口腔感染,导致嘴巴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魏国奇还说,如果林女士以前吃杨梅没有出现过过敏症状,一般就可以排除过敏导致嘴巴红肿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刺激因素,比如杨梅表面有残留的细菌等,食用后刺激口腔黏膜导致肿胀。因此,他特别提醒,食用野杨梅前一定要充分清洗或用盐水浸泡杀菌。

    老人空腹吃杨梅致肠胃溃疡

    65岁的张阿姨也因食用杨梅遇到了健康问题。前几天,她的朋友送来一筐新鲜杨梅,她尝了一颗,觉得酸甜沁心。不知不觉,她在空腹情况下吃了二十多颗,没过多久,就感到恶心呕吐、腹痛难忍。熬到次日清晨,病情丝毫没有缓解,她只能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区中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胃镜仔细检查,发现张阿姨胃多发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过抑酸、保护胃黏膜以及中药调和脾胃等治疗后,目前病情已经明显好转。

    区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汪红根表示,杨梅虽然好吃,但特殊人群要科学食用。杨梅富含钾,每一百克杨梅钾含量为149毫克,慢性肾病的患者应谨慎食用。同时,杨梅含糖量较低,普遍为10%以下,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可以选择杨梅鲜果,但要慎选杨梅加糖调制的果茶、干果。

    医生提醒广大市民,食用杨梅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食用前要充分清洗,建议用盐水浸泡,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微生物等;避免空腹食用杨梅,以免杨梅中的酸性物质刺激胃黏膜;控制食用量,不要一次性食用过多;过敏体质者要谨慎食用,食用后注意观察自身反应;慢性肾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食用。

    医生强调,市民在食用杨梅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小贴士

    针对市民在食用杨梅时常见的一些疑问,医生进行了科普解答。

    杨梅中的虫可以吃吗?

    医生表示,杨梅里的小虫是果蝇的幼虫,无毒无害,吃下去会被胃酸消化,不会在人体内寄生。如果实在接受不了活虫出没的杨梅,可以选择用淡盐水浸泡十分钟以上,或者冷冻后再食用。

    杨梅连核一起吃能清肠吗?

    答案是否定的。医生说,杨梅果核比较坚硬,无法被人体消化,一次性过多吞入容易在肠道狭窄处堆积,轻症会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腹痛,重症则会造成急性肠梗阻。

    杨梅怎么挑选?

    挑选杨梅也有讲究,过于鲜红的杨梅可能没熟透,味道多酸;太软的杨梅大概率是变质了。优质的杨梅应该选择果实紫红色,闻起来有清香,触碰扎实有回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