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多元现金差点被当作垃圾扔掉 细心助老员让老人免受损失
2025-06-26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报料:富春街道助老员包建妹在帮助清扫一位老人的居所时,发现了被遗忘的一万多元现金。她拾金不昧,将现金如数归还给老人。老人非常感激。
记者联系包大姐核实情况,得知确有其事。今年60岁的包大姐,三年前成为一名助老员,自此便开始为孙老师夫妇提供贴心的上门服务。孙老师与老伴金老师居住在城区金平路,二老年事已高,都已九十岁上下。包大姐通常一两个月上门服务一次。“孙老师平日里事务繁多,若他不在家,或是遇上雨天,便无需我上门服务。”她解释道。
事情发生在6月19日,那是包大姐最近一次上门服务的日子。抵达孙老师家,她本以为会接到打扫厨房或卫生间的任务,不料孙老师让她打扫卧室。“卧室窗台上晒的橘子皮,好的帮忙收一下,坏的就扔掉。”坐在客厅里的孙老师夫妇细心地叮嘱着包大姐。包大姐一看,窗台上堆积的橘子皮大多已发霉,便先扔到地上。随后,她开始整理窗台边、椅子下的垃圾,待垃圾集中一处后,拿起扫帚准备清理。
就在这时,一个发霉的信封从椅子底下被扫了出来,起初她打算直接扔进垃圾桶,可感觉信封有些厚重,便顺手打开查看。“里面竟然是一叠现金,差点就扔掉了。”包大姐心有余悸地说。她连忙将一万多元现金交到孙老师手中。孙老师感慨道:“还好你发现了,我老伴都不记得把钱塞哪儿了。”原来,金老师因记忆严重衰退,经常会出现找不到东西的情况。
事实上,这并非包大姐第一次在孙老师家捡到贵重物品。在她成为助老员的第一年,就曾在卫生间捡到一条金手链。“那条金手链掉在马桶边的缝隙里,我清扫时发现的,马上就拿给了金老师。”那时,金老师身体尚可,还笑着说:“之前因为丢了金手链,我心情不好了好几天,还特意去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如今,手链失而复得,金老师喜出望外,非要拿出300元现金感谢包大姐,被她婉言谢绝。金老师以为是钱少了,又回房间拿了200元,包大姐依然坚持不收:“你们年纪这么大了,把东西保管好就行,我不会收一分钱,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包大姐提供的上门服务源于该局今年5月推出的“爱心卡”服务。该服务以电子积分(爱心分)的形式,按月发放至老年人社保卡(爱心卡)的养老补贴专用账户,用于日常生活照料、照护等服务消费结算,是原先养老电子津贴的延续。自“爱心卡”服务推出以来,已累计为24个乡镇(街道)的5万人次老人提供了便捷服务,让更多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