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拼发展:富阳科技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2024-01-31
1月26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区城建集团投资建设的富阳科技馆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也标志着科技馆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明年钢结构屋盖及光伏采光顶幕墙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施工现场
富阳科技馆总建筑面积 15302 平方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领衔设计。项目以“以竹为骨,折纸成扇”的设计理念,分主馆、副馆两部分,由钢连桥进行连接。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劲性钢结构,屋盖结构单元最大长度203.4米,贯通主桁架最大跨度 58.085 米。主馆北侧外墙、副馆片墙、室内部分墙体为清水混凝土墙面,观光平台区域的“天眼”部位为异形双曲面的构造。作为杭州市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富阳沿江文化建筑地标。
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科技馆建筑主体部分已初具雏形。从空中俯瞰,主馆呈不规则的阶梯形,内里空间高低错落,几何形的空间分布极具科技感;副馆则呈半幅扇形,与主馆相比面积稍小,更具中国古典特色。沿着主馆外沿拾级而上,可以到达主馆平台。沿路看到主体墙壁均由清水混凝土墙面构成,这种浅灰色的墙面不但十分平整,缝隙、螺栓孔的分布都非常规整,即使没有经过后期装饰,看上去都可以直接使用。据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整个工程共筑有 12000 平方米清水混凝土墙,这种墙需使用专业模板一次性成型,比普通的混凝土墙在施工工艺上要求更高,通常同样面积的清水混凝土墙要比普通混凝土墙施工时间多一倍。但这种墙的优点在于墙体成型后只需简单地涂一层清漆,无需其他修饰,可以节省后期大量涂料及装饰材料,且给人自然稳重、朴实大方的感觉,更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
“除了清水混凝土墙的使用,这个工程还会运用许多新的工艺。”技术负责人说,比如开年后即将开始建设的大跨度异形空间钢结构屋盖,这一钢结构屋盖工艺复杂,建造难度大,估计施工周期在半年左右。另外,项目还采用精制钢龙骨幕墙、光伏玻璃采光顶等,这些新工艺的使用让富阳科技馆项目在同类建筑中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都名列前茅。“虽然整个工程看起来并不高,主馆只有五层,但事实上,室内空间分布比较复杂,算上架空层、下沉空间等,实际层数为 8 层,可想而知内部空间的多样性,这也对我们整个施工过程的统筹能力提出挑战。”
据区城建集团富阳科技馆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始终坚持“策划先行”,秉承“做实、做细、做精”的施工理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细化工期节点,推动各项指标落实;并结合 BIM 技术辅助指导先后对图纸进行更深层次深化、碰撞,以确保科技馆项目顺利推进。项目施工前期面临界面移交、图纸反复调整等问题,导致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加大。面对种种困难,项目以“高标准精心组织、高水平精细谋划、高效率精准推进、高质量建成精品”为总要求,科学制定施工计划,统盘考虑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平方米空间,合理调配资源,积极协调参建各方,通过合理统筹提升施工效率,使项目提前一周完成年度施工计划。
接下来,城建集团将始终秉持“扬工匠精神,铸城建品质”的工作态度,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按照工程进度目标,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富阳科技馆项目建设工作。(记者 吴璇 摄影 朱啸尘 通讯员 吴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