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银行提醒您:警惕对公账户新骗术!

    2024-12-31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不法分子以贷款、避税、公司转让等名义,骗取企业对公账户支付工具,用于接收流转电信网络诈骗资金,请大家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典型案例

    案例一:王女士经营一家贸易公司,因资金周转急需贷款,某资金中介联系王女士表示可协助其通过对公账户“刷流水”的方式顺利获得银行贷款。王女士听从资金中介的话,将营业执照、身份证复印件、网银U盾均交予该资金中介进行操作。直至账户因交易异常被银行反欺诈平台预警管控,王女士无法联系上中介,才发觉受骗,账户已被不法分子利用。

    案例二:张先生开了一家投资公司,一直没有实质经营,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专门收购转让公司的中介联系张先生说要收购其公司,需要张先生配合提供企业网银U盾和密码,待核实税务等方面没问题后办理过户。张先生收取5000元定金后将U盾邮寄给了中介。没想到,过了几天,账户便因涉嫌多起电诈案件,被公安机关冻结,公安机关对张先生实施抓捕及后续调查。


    以案说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四十六条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相关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温馨提示

    中信银行在此提醒广大企业,要妥善保管企业银行账户、网银U盾及密码等,未经核实切勿将相关资料移交或寄送企业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银行工作人员不会以任何理由向企业索要银行账户密码、网银U盾及密码等。

    请企业人员,尤其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以及财务人员提高警惕,切勿随意添加陌生微信、QQ或抖音等社交平台账号,切勿随意点击邮件、短信的不明链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及甄别能力。